-
牡丹亭
-
作者:曙光 赵红阳 来源: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杜丽娘 张居正 戏剧家 文学家 明朝 生活 故事
-
描述:《牡丹亭》是一出剧,这出剧是明朝时候的一位文学家写的。他叫汤显祖,他和西方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生活在同一时代,所不同的是,他们一个生活在中国,一个生活在英国。他比莎士比亚大十四岁,但都是在同一年离开人世的。
-
牡丹亭:案头与场上
-
作者:叶长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牡丹亭 研究
-
描述:牡丹亭:案头与场上
-
寻梦“牡丹亭”
-
作者:邓若楠 刘冰 来源:投资有道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艺术特性 艺术特性 绝对值 绝对值
-
描述:昆曲永远都是小众艺术,它不是娱乐层面上的,也不属于大众,它的艺术特性决定了它只属于小众,但是这个小众的绝对值却可以很大。
-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
-
作者:高晴宇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比较
-
描述:16世纪末,中西方文学史上诞生了《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爱情名著。它们在追求爱情自由、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伦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文化特征。但又同中有异,各具特色。
-
浅谈《牡丹亭》中梅意象的继承与回溯
-
作者:潘攀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梅意象 梅意象 梅子意象 梅子意象
-
描述:《牡丹亭》中的梅意象既体现了对梅意象的传统内涵的继承,又呈现出其独特性,如非常重视对残梅意象、梅树意象和梅子意象的运用,其中对梅子意象的运用其渊源可回溯至《诗经.召南.摽有梅》,以上均体现出汤显祖
-
从《牡丹亭》和《吉赛尔》浅谈中西方“人鬼情缘”
-
作者:石月亭 来源:金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人与鬼 人与鬼 理想化 理想化 爱情书写方式 爱情书写方式 还魂 还魂
-
描述:本文主要通过对比中国传统戏剧文本《牡丹亭》和西方芭蕾舞剧故事《吉赛尔》,来简要分析中西方“人鬼情缘”的异同,进而发现异质文化在这个问题上的共通性和差异性。
-
浅谈昆曲《牡丹亭》曲牌的角色类型塑造
-
作者:卢晓星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曲牌 曲牌 杜丽娘 杜丽娘 柳梦梅 柳梦梅
-
描述:《牡丹亭》是《四梦》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也是当时乃至今日广大群众深为喜爱的作品。本文以剧中主要人物的部分曲牌为例,说明了曲牌在塑造人物上的特点及其作用,突出"婉丽妩媚,一唱三叹"的音乐效果。
-
浅谈《西厢记》与《牡丹亭》语言的“自然”与“人工”
-
作者:田燚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浅谈《西厢记》与《牡丹亭》语言的“自然”与“人工”
-
浅谈汤显祖《牡丹亭》的婚姻局限意识
-
作者:马瑞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贞洁观 正妻 才子佳人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历来被认为是对程朱理学的有力反拨,是对统治阶级所设置的精神枷锁的挣脱和反抗,但其实,作品还遗留封建礼教的爱情婚姻意识,对女性从一而终贞洁观念的肯定,对正妻地位的谋求
-
深受收藏者喜爱的《宋史》连环画
-
作者:季源业 来源:美术之友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史》 历史演义 陈桥兵变 收藏价值 王安石变法 地方志 宋太宗 艺术魅力 性格特征 人物描写
-
描述:已经出了不少,基本上是围绕着功成名就的画家,辽美的这套丛书则不同,全新人选,开放的论题,延伸了同类选题的内涵,着眼于“画画的感觉”。近年的连环画虽然比早几年有点起色,但是社会的发展已经使这种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