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19)
学位论文
(18)
会议论文
(6)
报纸
(5)
图书
(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17)
才乡教育
(33)
地方文献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2
(18)
2010
(8)
2008
(6)
2006
(17)
2005
(6)
2004
(4)
2000
(5)
1999
(19)
1998
(21)
1986
(5)
按来源分组
其它
(23)
抚州师专学报
(23)
江西社会科学
(8)
孔子研究
(7)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4)
周易研究
(4)
鹅湖月刊
(3)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1)
中州学刊
(1)
相关搜索词
程朱
心学
陆九渊
易学
三教一致
创造性机制
体用
理学
吴澄
去功利化
现代
六经注我
禅学
客观唯心主义
发展演变
江西省
程朱理学
本心
本体论
真理
人格美
圣人
圣贤
主观唯心主义
吕祖谦
程颢
区别
明代
周易
首页
>
根据【检索词:江门心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52
条
朱熹哲学之心论及其与陆九洲
心学
的区别
作者:
蔡方鹿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心论
陆九渊
心学
区别
描述:
朱熹哲学之心论及其与陆九洲
心学
的区别
象山
心学
与老子思想之辨异
作者:
吴兆军
杨国祥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老子
心学
道
自然
描述:
象山
心学
的核心是“心即理”,老子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无为”,以“自然”作为参照,二者的哲学本质、形态、属性、功能和旨趣都迥然有异,总体而言,象山
心学
以儒家思想为宗,体现了浓厚的人本主义,老子思想为道家
陆王
心学
与晚明文学:[陆九渊、王阳明]
作者:
邹自振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中国
文学评论
明代
描述:
陆王
心学
与晚明文学:[陆九渊、王阳明]
易简工夫终久大——《周易》与陆九渊的
心学
作者:
石明庆
马斗成
来源:
周易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周易
易简
描述:
陆九渊以心解《易》,以此为其
心学
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展开寻找到经典根据。其
心学
的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与其对《周易》天地人三才一体的理论、三陈九卦之序、《艮》卦"艮背行庭"之旨、太极本体的解释关系密切
象山
心学
视野下的九卦之序:兼与张勇先生商榷
作者:
赵荣华
来源:
周易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九卦之序
康德
描述:
宋代理学的易学维度,是中国学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陆九渊虽然没有像程颐、朱熹那样系统地注释《周易》,但对九卦说的重视程度实远胜程、朱。陆九渊赋予了九卦丰富的
心学
内涵,而其中的某些内容与康德的实践哲学
从“不忍人之心”到“不忍人之政”:浅议陆九渊
心学
对《孟子》
作者:
向聪颖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孟子》
"心"与"政"
描述:
陆九渊的
心学
对于《孟子》思想的阐释,着重从《孟子》思想中的“不忍人之心”与“不忍人之政”两个方面挖掘.在陆九渊的
心学
思想体系中,“心”和“政”是其
心学
的一体两面.他通过修“不忍人之心”达到“不忍人
略论阳明
心学
与陆九渊、杨简思想之关系
作者:
王金凤
来源: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陆九渊
杨简
心学
描述:
学界普遍认为,王阳明为
心学
发皇者。而阳明之所以将
心学
发挥到极致,与陆九渊、杨简
心学
思想的启拨有密切关联。阳明继承了陆九渊对经典的态度、对“心”的理解、对“格物致知”的认知、对“知行”关系的解释等四个
独具特色的
心学
研究──《陆王
心学
研究》评价
作者:
王佃利
白如祥
来源: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王阳明
陆九渊
佛道思想
无善无恶
陆王
儒家思想
本体论
比较研究
陈献章
描述:
独具特色的
心学
研究──《陆王
心学
研究》评价王佃利,白如祥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宋明理学一直是令人注目的领域,研究成果颇丰。其中对
心学
的研究,近年来亦有许多新成果问世,刘宗贤先生所著《陆王
心学
研究
心学
研究的新突破——读《陆王
心学
研究》
作者:
赵卫东
来源: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
阳明哲学
新突破
陈白沙
“致良知”
主观唯心主义
湛甘泉
陆九渊
陆王
描述:
心学
,自孟子发其端,象山倡其学,阳明集其成,现代新儒家纠其偏,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至深至远。若言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或主流,那么,
心学
便是儒家之正宗。牟宗三先生在《心体
《陆王
心学
研究》简评
作者:
王佃利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陈献章
陆九渊
王守仁
陆王
思想特色
发展过程
“心”
道家思想
本体论
描述:
以陆九渊和王阳明为代表的
心学
,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一直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兴趣。而在这诸多研究
心学
的论著中,山东社会科学院刘宗贤研究员所著《陆王
心学
研究》可以说是引人注目的一部佳作。陆王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