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疗妒羹》对《牡丹亭》的接受
作者:茅海行  来源:戏剧丛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  文人  文人  吴炳  吴炳  李渔  李渔  主人  主人     
描述:种新词,
《还魂记》古
作者:王政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戏曲研究  牡丹亭  汤显祖  中国古代  女主人公  六个方面  民间传说  阎王  拍案惊奇 
描述:,它是基于中国古代广泛流衍的人死可以还魂复生的信观念及民间传说之上的。以下笔者从六个方面予以考实。
趣谈我国中秋节的洒
作者:徐成文  来源:东方药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周礼》  节日 
描述: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盛大节日——中秋节。“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中秋昼,鼓击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但中秋成为节日,是到了隋唐才约定俗成的。中秋节以赏月、拜月、玩月为主,又称“月节”或“月夕”。之所以选择八月十五这一天赏月,是因为一年之中这一天的月色最皎洁。
解汉字与识字教学
作者:施茂枝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字研究  识字教学  造字  王安石  原意  六书  今文经学  说文解字  教学目标  冗余信息 
描述:宋代王安石著有《字说》一书,其主要特点是,解释汉字形义关系时,不顾古人造字原意,"不问‘六书’,把一切汉字都看成会意字"[1],单纯从通行字形出发进行主观臆测,其结论穿凿附
《牡丹亭》的气质是“江南”的
作者:暂无 来源:成都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任宏伟)“舞剧让《牡丹亭》回归原本的精致和唯美,与原著‘疑梦疑真,暗香浮动’的意象无限接近。”这是大型舞剧《牡丹亭》在上海演出后,一位舞蹈专家对它的评价。是否果真像大家评论那般精彩?这个谜底将在11月26日~28日在成都锦城艺术宫揭开!而作为这台舞剧的出品人,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团长、舞
江南名景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江南名景牡丹亭
塞外江南:凉城
作者:暂无 来源:内蒙古林业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家森林公园  凉城  蛮汉山  马头山  华北落叶松  岱海湖  生态园  抗日根据地  内蒙古  大青山 
描述:旖旎胜景天堂——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在巍峨起伏的大青山南麓,在浩瀚的岱海湖北岸,坐落着一处集休闲、观光、避暑于一体的绿色宝库——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
论明清江南流动图书市场
作者:陈学文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江南  图书市场  藏书家  日本内阁文库  流动图  《天下水陆路程》  王世贞  江南经济  胡应麟  凌氵蒙初 
描述:明清江南图书文化市场繁荣,私家经营书坊遍布苏杭及一些城镇,还出现了专业图书市镇和乡村。专业贩书船充当了流动图书市场的载体,营造了江南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环境,预示着新时代即将来临的新氛围
大同方言“舒声促化”与轻声音节的关系
作者:孙玉卿 王茂林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同方言  入声舒化  舒声促化  轻声音节 
描述:文章对大同方言中存在的舒入两读字进行了分类,并对这些舒声字读为入声后其韵母的音色变化进行了分析。这些字的共同特点是音长变短,一部分入声字的喉塞音韵尾【】逐渐消失,与普通话的轻声音节一致,另一部分字
周亮工活到了“三藩之乱”之后吗?
作者:陈圣宇  来源:书品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上海古籍出版社  明末清初  诗人  钱谦益  诗坛  诗集   
描述:周亮工为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当时诗坛巨擘钱谦益称赞他的诗: 情深而文明,言近而指远,包函雅故,荡涤尘俗,卓然以古人为指归,而不复坠入于昔人之兔径与近世之鼠穴,信栎园之雄于诗也!”(《赖古堂集·赖古堂诗集序》,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