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何以要选定“绿”字
-
作者:张庆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 王安石 《泊船瓜洲》 语文第十册 吴中士人 六年制
-
描述:六年制语文第十册《泊船瓜洲》一诗中的“绿”字用得特别好,历来为人称道。据洪迈《容斋续笔》卷八:“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人’。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
黄鹤楼上飞金
-
作者:杨武昌 来源:中华传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汉口。汉口地处九省通衢,各路客商云集,是个繁华之地。贾元抵不住诱惑,心想一路辛苦,也该上岸玩几天了。于是命船工停了船,上了码头。 贾元在船上困了一个多月,上岸后如同出笼的小鸟,被汉口的花天酒地吸引住了。他忘了父亲的嘱咐,迷恋上了花楼街的美女秋月。不知不觉间,一月过去了,他身上的银子也花光了,这才想起父亲的叮嘱。慌忙回船打发船工开船,可是晚了,冬季临近,枯水季节来临,大船搁浅了。满船的锡又沉又重,船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拿它没辙。万般无奈,唯一的办法,只能等到来年春天涨水了。数日后,眼见连吃饭的银子也没有了,贾元急得团团转,一位船工点拨他:“船上这么多的锡,何不拿一点去换点柴米钱?”贾元一听,茅塞顿开。尽管父亲一再叮嘱不准动锡,可是吃饭事大呀!于是,他取了一块锡砖,用布包着上了岸。
-
诗与史思想意境的交融:王安石读史诗浅议
-
作者:瞿林东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读史诗 读史诗 史学史研究 史学史研究
-
描述:关于王安石的咏史诗,已有一些研究论文发表,但王安石的读史之诗,尚少有研究。其读史之诗,是通过阅读史书抒发自己对于重要史事或历史人物的见解,既彰显了诗的意境,也反映了史的思想,是诗与史思想意境交融
-
金融宰相:王安石与贾似道
-
作者:江晓美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王安石 1021 1086 生平事迹 通俗读物 王安石 1021 1086 生平事迹 通俗读物
-
描述:金融宰相:王安石与贾似道
-
读万斌生《王安石》并品评其拟作
-
作者:王菊梅 宋秀珍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万斌生 万斌生 王安石 王安石 拟作 拟作 评论 评论
-
描述:临川籍作家万斌生先生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王安石》三部曲,是一部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示王安石变法及王安石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的宏阔画卷。书中作者根据人物身份、性格和规定情境或文献中的只言片语而撰
-
《唐百家诗选》与王安石诗学思想研究
-
作者:王洁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选本批评 编选体例 个案研究 地位与影响
-
描述:证明诗选确为王安石所撰无疑。对其版本以及流传情况,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刘克庄《后村诗话》等进行了进一步的考证。并且就王安石《唐百家诗选》的选诗的好尚加以分析,从而探究诗选偏重中晚唐,多选
-
王安石《尚书新义》辑补
-
作者:陈良中 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尚书新义 辑补 陈大猷 书集传
-
描述:王安石《尚书新义》为其变法的理论支柱,但久已亡佚,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一书辑录王氏《书》说554条,然遗漏东阳陈大猷《书集传》一书。《书集传》引王安石书说259条,42条同于
-
王安石的集句诗:北宋集句诗的最高成就
-
作者:李洪亮 张明华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集句诗 最高成就
-
描述:集句诗到了北宋王安石手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对集句诗的重视程度、集句诗体裁的开拓、主题的严肃方面,还是艺术的提高上,北宋一朝均无人出王安石之右,加之,他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影响、庇护晚辈的创作
-
从庆历新政到熙宁变法:范仲淹、王安石所面对的不同改革阻力及
-
作者:米礼宾 来源:文史博览(理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庆历新政 熙宁变法 范仲淹 王安石
-
描述:改革阻力对北宋的社会、政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
试论《邵氏闻见录》中王安石的交友观
-
作者:章文明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邵氏闻见录 王安石 交友观
-
描述:《邵氏闻见录》一书对王安石及其交友的记录有一定的偏见,参之以《宋史》等资料则能比较全面地展现王安石的交友观。他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体现不同的交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