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51)
报纸(459)
学位论文(130)
会议论文(38)
图书(2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96)
地方文献 (50)
才乡教育 (31)
宗教集要 (16)
地方风物 (5)
非遗保护 (4)
文化溯源 (2)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243)
2013(105)
2012(136)
2009(128)
2008(129)
2007(99)
2006(93)
2003(58)
2002(73)
1983(24)
按来源分组
兰台世界(下旬)(6)
体育文化导刊(4)
武魂(2)
殷都学刊(2)
武林(2)
搏击(武术科学)(2)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
教育前沿(理论版)(1)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1)
安阳日报(1)
学进将在金色大厅唱响《牡丹亭》
作者:张裕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张裕)9月8日,上海音乐学院女高音歌唱家学进将走进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东方百灵——学进维也纳金色大厅独唱音乐会”。在这场音乐会上,学进将首唱根据汤显祖昆曲《牡丹亭》改编
兴鲁坊路与兴鲁书院:友祥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抚州市中心城区有一条东西向的街巷,它东接荆公路,西连赣东大道,名叫兴鲁坊路。行走于此,让人似乎远离了闹市的喧嚣,有些宁静有些安谧,思想会特别活跃,情绪会额外激扬,探究此处奥秘的冲动也会油然而生
“黄松有只是个案,贤才案是典型司法腐败”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黄松有只是个案,贤才案是典型司法腐败”
“黄松有只是个案, 贤才案是典型司法腐败”
作者:暂无 来源:河南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1日上午,在北京会议中心,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姜建初介绍了我国新一轮司法改革的动向,并表示,黄松有案件表明我国最高司法机关的自身建设仍需加强。贤才案背后有利益的勾结,是典型的司法腐败
黄松有只是个案贤才案是典型司法腐败
作者:暂无 来源:湛江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贤才案子掺杂的因素更复杂,可能背后还是巨大的利益,法官和当事人之间或者通过律师,有利益的勾结,这不是地方保护,这是典型的司法腐败。” ——最高检副检察长姜建初 11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王安石与苏轼赋税思想浅议
作者:赵书晨 张熙霖  来源:经营管理者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赋税思想  赋税思想  理财  理财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描述:王安石与苏轼都是北宋中期的重要思想家,二者针对当时的历史情境有着不同的赋税改革思路。究竟孰对孰错?他们的赋税思想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本文对此展开了相关论述。
陆九渊园林建设的思想与实践
作者:陈进兵 刘兰静  来源: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家  陆九渊  象山文化  园林建设 
描述:南宋荆门知军陆九渊是著名的哲学家,追求的是尧舜禹三代的理想政治,实行的是从孟子那里继承来的儒家思想理念,其从政的各项实践必然折射出哲学思想的光芒,园林建设自然也不例外。他很关注园林建设,精心打造名胜景点,其政绩曾被誉为百废举而形胜立,值得人们从另一个角度去进一步探讨陆九渊心学理论。
曾巩经济思想探析
作者:邹恒华 严建平  来源:经济学家茶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济思想  经济思想  曾巩  曾巩  财政管理  财政管理  货币管理  货币管理  市场流通  市场流通  经济现象  经济现象  经济体系  经济体系  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 
描述:曾巩不仅是北宋文坛巨擘之一,而且其经济思想也是独树一帜,在财政管理、货币管理、市场流通、义仓调控、荒政救济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深得宋神宗的赞赏。曾巩的经济体系在阐述经济现象、分析经济问题
王安石抑兼并思想之我见
作者:钟祥财  来源:财经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抑兼并思想  抑兼并思想  价值观  价值观  方法论  方法论 
描述:失衡和财政需求,但由于这种干预阻碍了民间经济的自然生存和发展,要真正达到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目标是不可能的。
浅析李觏的经济思想
作者:赵博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经济思想  经济思想  平土均田  平土均田  薄赋轻役  薄赋轻役  重农抑商  重农抑商 
描述:李觏根据《周礼》的理财思想和经济制度,结合北宋中期社会现实,在农业、财政、商业等方面分别提出平土均田、去冗抑末、理财富国、薄赋轻役、反对工商过多等经济思想主张。他的经济思想具有深刻的蕴义与进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