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2)
报纸(19)
学位论文(6)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6)
地方文献 (39)
地方风物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7)
2013(5)
2012(7)
2011(15)
2008(4)
2006(11)
2005(1)
2002(5)
1989(3)
1962(1)
按来源分组
戏剧文学(3)
青春岁月(2)
甘肃高师学报(2)
大舞台(1)
淮海文汇(1)
民族艺术(1)
文化市场(1)
哲学研究(1)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1)
艺海(1)
青阳腔剧目滚调浅探
作者:潘华云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唱  汤显祖  南戏  戏曲  融汇  剧种  生命力  形式  包容性 
描述:青阳腔,又名池州调,是明代中叶继四大声腔之后,南戏在池州府属青阳县一带融汇佛俗说唱、俚歌俗曲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经过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戏曲剧种。青阳腔一经形成,就以其极大的包容性和强劲的生命力而成为明代中后期最有影响力的声腔剧种之一。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
“用”字诗谜
作者:暂无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字谜  谜语  半边  字形  可耕  组合  形象  形式  形成 
描述:王安石曾写有一首关于用字的字谜诗,诗是这样写的: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一家有六口,两口不团圆。谜语按字形把用字拆成多个部分,再以不同形式组合而形成,既形象又生动。
绕头诗
作者:暂无 来源: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文豪  宋代  形式  苏东坡  长桥  蝴蝶  白鹭  秦观 
描述:此体当为宋代大文豪苏轼所创。其形式为:一、三两句为三字,二、四两句为七字;一、二句押一韵,三、四句另押一韵。其中第三句的一、三字为第一句三、一字,好比将尾绕到头,故称"绕
“且字”考:命字文化变迁视野下的观察
作者:姚永輝  来源:新国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文化  段玉裁  正字  王安石  形式  孟子  字形  视野  何休  先秦 
描述:中国古代的稍谓纷繁,它们有时既是社会个体成员的符号表徵,也是社会不同群体、个人之间关系的反映,更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具体载体。"稍名"或"稍字",是稍谓系统中基本的两种形式,两者各有其不同的结构
'临川四梦'的梦幻意识情的哲学
作者:蔡莉莉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梦幻意识  梦幻意识      紫钗记  紫钗记  牡丹亭  牡丹亭  南柯记  南柯记  邯郸记  邯郸记 
描述:论文由"时代母体的孕育"、"'四梦'梦幻意识论"和"情的哲学"三部分组成.
昆剧梦幻《牡丹亭》迎世博预演
作者:暂无 来源:赤峰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昆剧《牡丹亭》在上海三山会馆古戏台演出剧照。 11月7日晚,有着百年历史的上海三山会馆古戏台传出了婉转的“水磨调”,昆剧《牡丹亭》以梦幻般的全新舞美再次诠释了明代戏剧作家汤显祖笔下的经典爱情故事。这出剧目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向全世界的来宾献演120场。 新华社发
晚清古戏台重温梦幻《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晚清古戏台重温梦幻《牡丹亭》
陶艺装点世博“梦幻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早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陈庆的陶器作品 早报记者 徐佳和 世博会期间,上海唯一一所保存完好的晚清会馆建筑三山会馆内将传出婉转的“水磨调”,昆剧《牡丹亭》将以馆内小桥流水、雕栏画栋的明清建筑为背景上演120场80分钟的版本,参加演出的人员包括蔡正仁等老中青三代演员,而在这文人雅集的“牡丹亭”中,环绕点缀四周的将
花园与森林——《牡丹亭》和《仲夏夜之梦》中的“梦幻世界”
作者:耿歆  来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戏剧  爱情戏剧  花园  花园  森林  森林  梦幻世界  梦幻世界  文化意象  文化意象 
描述:其背后隐含着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戏剧中的梦幻——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比较研究
作者:陈茂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莎士比亚戏剧  戏剧  比较文学  文学史  作家评介  戏剧评论 
描述:近一半与梦有关。两位大师通过表现梦幻,使自己的戏剧作品更加哀婉动人、荡气回肠、发人深思。 汤显祖云:“因情生梦”。情是梦的基础,梦是情的表现。情的内涵相当复杂,其最核心的内涵是男女之间的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