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谈谈文章的修改
作者:袁立锦  来源:当代传播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古代文人  五言律诗  唐代诗人  写作态度  具体形象  深化主题  郑谷  景物  主题思想 
描述:诗,有两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朋友郑谷看见后认为“数枝开”不能体现早梅,建议改作“一枝开”,齐已很敬佩,尊称他为“一字之师”。上述两例是借鉴古代文人的写作态度说明“改”字的重要。怎样修改文章?从文章的构成来说,我体会要
古代诗歌中的“萧萧”
作者:陆精康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诗歌  象声词  词语  形容词  杜甫  王安石  黄景仁  萧条  鸣声  景物 
描述:段]
晏殊的《浣溪沙》赏析
作者:王雁雪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事物特征  晏殊  浣溪沙  景物  北宋时期  赏析  词作  花间  中学语文  归来 
描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是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的代表之作。晏殊(991-1055)是北宋时期的太平宰相,词作内容多反映富贵闲适的生活,虽上承花间,却不是浓彩重抹,看似平淡而意味深长。他善于捕捉事物特征,有不少佳句脍炙人口。
元旦与诗
作者:文伯  来源:学生之友(小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旦  生活气息  红旗  景物  孟浩然  气候  王安石  毛泽东  高尚品格  陈献章 
描述:的迫切心情。而诗人“无禄尚忧农”的情怀,更是读书人难能可贵的高尚品格。
春秋当道,诗词自古少冬夏
作者:暂无 来源:知识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诗词  春秋  季节  李清照  辛弃疾  景物  李煜  晏殊 
描述: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作者:徐芳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诗歌  人物形象  鉴赏  创作背景  意象  木芙蓉  文学作品  作者  王安石  景物 
描述:2010年《考试说明》中对诗歌考点要求之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正确把握文学作品的形象非常重要,2008年的广东卷、山东卷、宁夏海南卷,2009年的天津卷、上海卷、全国卷Ⅱ都有考查到诗歌的形象,
“暖”的何止是酒?:《元日》中的“暖”
作者:蒋智斌  来源:七彩语文(小学中高年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日》  思想感情  寓意深刻    王安石  描写  文笔 
描述:《元日》写在王安石第一次拜相之前。这首诗借描写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他锐意改革的思想感情。诗中“千门万户疃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己成为千古佳句。整首诗让人感觉文笔轻快,色调明朗
百花原是有情物:浅谈《珠玉词》中花卉描写
作者:廖以厚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有情物  花卉  词人  美感经验  艺术形象  艺术手法  词风格  咏物词  《诗经》 
描述:篱下,悠然见南山”,到唐人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历代诗人面对自然界花开花落,常常心潮起伏,思绪万千。由于自然界花开花落的自然节律与人生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穷通隐显存在某种同构性质,诗人面对自然,常触景生情,浮想联翩,由此生发出对宇宙、人生、事业、爱情、友谊的深沉思索,继而形诸笔墨,付诸管弦,唱出一曲曲感人肺腑、动人心魄的乐章,激荡着一代代人的心怀。时至唐宋末初,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词,异军突起,在文学艺苑中开辟出一块新的园地。曼殊的《珠玉词》作为“宋代词坛的报春花”,继南唐五代之绪,以其风流蕴藉,温润秀洁的风格和雍容华贵的气度,为世人所瞩目,被誉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与欧阳修词“翔双鹤于交街,驭二龙于天路,”①开创了江西词派,在调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湖览《珠玉词》,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词...
形非似,神更异:《牡丹亭》、《长生殿》爱情描写之比较
作者:徐人忠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唐明皇  《牡丹亭》  杨玉环  爱情描写  杜丽娘  爱情故事  封建礼教  《长恨歌》  安禄山 
描述:形非似神更异──《牡丹亭》、《长生殿》爱情描写之比较徐人忠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问世一百年后,清初洪升创作了《长生殿》。因为该剧也有女主人公梦境的描写和鬼魂游踪的情节,故当时有人称《长生殿》是一部
它应是“真、善、美”的颂歌——试论文艺作品的爱情描写
作者:陈乃学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题材  爱情描写  爱情生活  文艺作品  文学作品  艺术构成  细节描写  生活内容  性爱  艺术效果 
描述:受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