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明清戏剧心理学论略
作者:刘伟林  来源:海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理论  戏剧创作  李渔  戏剧理论  戏剧情节  审美注意  汤显祖  观众心理  戏剧艺术  王骥德 
描述:论有丁耀亢的《啸台偶著词引》、李渔的《闲情偶记.词曲部》(又名《李笠翁曲话》);评点有金圣叹评《西厢记》、毛声山评《琵琶记》;序跋有洪升的《长生殿自序、例言》、孔尚任的《桃花扇小引、小识、凡例》;
明清江南流动图书市场
作者:陈学文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江南  图书市场  藏书家  日本内阁文库  流动图  《天下水陆路程》  王世贞  江南经济  胡应麟  凌氵蒙初 
描述:明清江南图书文化市场繁荣,私家经营书坊遍布苏杭及一些城镇,还出现了专业图书市镇和乡村。专业贩书船充当了流动图书市场的载体,营造了江南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环境,预示着新时代即将来临的新氛围
明清戏剧流派的划分
作者:俞为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戏曲  戏曲史  戏曲流派  戏剧流派  汤显祖  临川派  封建礼教  思想倾向  王骥德  冯梦龙 
描述:明代初年至清代中叶,是我国古典戏曲史上以传奇为主的发展时期,在这三百多年的时间里,曲坛上名家辈出,杰作如林,并且涌现出了一些具有不同风格的戏曲流派。不过对明清戏曲流派的划分和命名,这还是近
怎样看待明清艳情小说
作者:王星琦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艳情小说  西门庆  性描写  通俗小说  小说史  红楼梦  中国古代小说  作品  汤显祖  张竹坡 
描述:近年来,人们习惯上将明清小说史上一些描写男女情爱比较刻露的作品,称作"艳情小说"。考诸小说史研究文献,这个称谓古未有之,个别学者以"艳"喻之小说,乃指艳冶描写,与小说分类无涉。如明人王世
明清戏曲演艺论
作者:叶长海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戏曲  表演艺术  汤显祖  演员  技术论  鉴赏论  《闲情偶寄》  李渔  《牡丹亭》  潘之恒 
描述:详细的论述。
汤显祖与明清妇女
作者:邹自振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明清妇女  明清妇女  个性解放  个性解放  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 
描述: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真实地反映了明清青年妇女的苦闷,体现了个性解放的要求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剧中女主人公杜丽娘的遭遇赢得了众多青年妇女的同情之泪,留下了许多富有诗意的遗闻轶事。俞二娘、商小玲、内江
汤显祖与明清词坛
作者:程芸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玉茗堂词》  词学 
描述:
梦与文学
作者:华同  来源:两岸关系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梦”  《牡丹亭》  “临川四梦”  现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南柯记  红楼梦人物  《东京梦华录》  《邯郸梦》 
描述: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句话通俗而深刻地说明了一个事实:梦,并非像梦卜者和圆梦者所说的是“天机”及“神的启示”,而是做梦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意识朦胧状态下的反映。自古以来,许多杰出的诗人、作家和哲人,正是在这个事实的基础上,以梦为题材创作出了数以千百计的名篇佳作,从而构成了中华文
导演与文学
作者:张庚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雷雨》  导演  剧本  二度创作  剧作者  文学修养  《牡丹亭》  戏曲现代戏  文学价值  舞台艺术 
描述:导演与文学张庚导演挑选剧本,应当选择他看中的剧本,导演对剧本的作者应当是知音,要有一种愿望把这个戏的文学成就表现在舞台上,或"翻译"到舞台上去。例如为何这么多导演愿意排演《雷雨》?因为《雷雨》的作者
周礼与文学
作者:丁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仪礼  礼记  诗经  神话  金文 
描述:的产物。大量的青铜器铭文也是周礼的产物,它们中间不少篇章堪与《尚书》媲美,它们是中华文学中个人创作的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