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48)
报纸(336)
学位论文(19)
图书(9)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774)
历史名人 (139)
宗教集要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3(82)
2012(119)
2011(80)
2010(110)
2009(75)
2008(93)
2006(43)
2003(8)
1994(5)
按来源分组
其它(32)
剧影月报(18)
现代苏州(6)
文化艺术研究(3)
戏剧之家(2)
中国音乐学(2)
天涯(1)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1)
中国科技博览(1)
文学界(理论版)(1)
遍行祖国大地
作者:赵凌 袁顺华  来源:大美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昆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黄松  昆剧  表演艺术  祖国  杨贵妃  民间艺术家  中国传统文化 
描述:“腔有数样,纷纭不类……惟昆山为正声,乃唐玄宗时黄幡绰所传。元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辞,善作古赋。扩廓铁木儿闻其善哥,屡招不屈。与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野集》十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善发南音之奥,故国有昆山腔之称。”——魏良辅《南词引正》
梦回明朝——厅堂版《牡丹亭》,复归明代演剧方式
作者:刘红庆  来源:音乐生活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苏州园林  传习  明朝  汤显祖  中国文人  明代  厅堂  红楼梦 
描述:牡丹亭[昆曲之困]“昆曲,困曲也,就是唱起来能让人犯困睡觉的曲儿!”我的朋友张卫东先生早年开蒙即学《游园》、《惊梦》,那时他还是一个少年,他和他的小伙伴们不能理解古人词意之妙,常有人在拍曲的过程中
把家当成桃花源(外一篇)
作者:王俏梅  来源:民族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桃花源  牡丹亭  汤显祖  日常生活  楼梯  科学幻想  杜丽娘  爱情  踏板  昆曲 
描述:女人都爱在闲着没事的时候从事一项脑力活动,那就是进行幻想。女人幻想的事肯定与科学无关,绝对不是科学幻想;与哲学无关,因而杂乱无章;科学幻想可以想到多少光
汤公寻梦文化之旅
作者:李小菊 刘祯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遂昌县  牡丹亭  纪念馆  昆曲  戏曲研究  中国艺术  十番  表演  梦文化 
描述:江遂昌召开的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笔者有幸重走先圣路,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论民国年间的昆剧研究
作者:朱恒夫  来源: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剧研究  民国年间  戏曲研究  传奇  明清戏曲  汤显祖  中国戏剧史  昆腔  曲谱 
描述:。他所说的是昆剧传习所的学员演出。然而,
昆曲《牡丹亭》英文译本对比研究:从处理文化限定词策略的角度
作者:孙小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昆曲《牡丹亭》英文译本对比研究:从处理文化限定词策略的角度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首次亮相西部高校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奇故事。青春版《牡丹亭》以情為主線,從原劇的55折中精編出27折,分為上、中、下三本,既保持了昆曲的傳
戏剧坐请坐请上坐——昆曲《牡丹亭》的“精英式”生存
作者:李宏宇 周玲  来源:南方周末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都是小青年,一下子来挑这个大梁,肯定各方面水准不稳定。”汪世瑜老先生说 图片由剧组提供 杨振宁和夫人去北京东城的“皇家粮仓”看“厅堂版”昆曲《牡丹亭》,他带了一具望远镜——物理学家
牡丹亭上重圆昆曲梦-美籍华人马瑶瑶将办专场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通讯员 尹建民 记者 李婷)12月30日下午2时,苏州昆剧院兰韵艺术剧场又将玉笛悠扬、丝竹声声。由市文联、苏州昆剧院、紫东文化基金等共同主办的美籍华人马瑶瑶昆剧专场将拉开帷幕。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位翩翩起舞的白毛女(喜儿)风靡苏州艺术舞台,至今中年以上的苏州文艺爱好者,都知道这位喜儿的扮演
“希望更多的人来学昆曲”-美籍华人马瑶瑶昨精彩演绎《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今天重新登台既圆了我的昆曲之梦,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昆曲、学习昆曲。”马瑶瑶说。 舞台上,年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