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学者·专家
-
作者:周振甫 来源:中国出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编辑工作 编辑学 开明书店 浙东学术 陆九渊 章学诚 著者 浙东学派 书稿 朱熹
-
描述:一我在上海开明书店做编辑工作时,同傅彬然先生在一起。记得傅先生曾经讲过,做编辑的围绕着著者的书稿转,今天围绕着这部书稿转,明天围绕着那部书稿转;好比跑龙套,今天围绕着这位主角转,明天围绕着那位主角转
-
赵汝明先生的来信及编者的复信
-
作者:暂无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哲学研究 成中英 美国夏威夷 哲学范畴 大学教授 先生们 大读者 哲学问题 研究成果 编辑工作
-
描述:《哲学研究》编辑先生们: 1984年第12期该刊刊有一篇论文(中国哲学研究),著者是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成中英先生的文章《中国哲学范畴的特性》。成中英先生是海外享誉盛隆的中国哲学研究
-
总编辑应是第一编辑
-
作者:韩克顺 来源:新闻战线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总编辑 编辑业务 编辑工作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编务工作 编辑期间 短新闻 经济日报 创造精神 人民日报
-
描述:总编辑应是第一编辑韩克顺对于报社的总编辑,有人主张要当评论主笔,有人提出应做首席记者,这些都是属于写的范围。笔者认为,总编辑也是编辑,他应当是报社的第一编辑。总编辑是报社的总策划、总导演、总设计师,从报道计划的制定、重大报道的组织,到美术摄影、版面安...
-
孙犁的编辑生涯
-
作者:梅焕钧 来源:泰安师专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编辑生涯 孙犁 编辑工作 青年作者 “荷花淀派” 晋察冀边区 刘绍棠 编辑作风 民族革命战争 编辑出版事业
-
描述:说,究竟也是一种工作,也积累了一定经验。”经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的编辑生涯,孙犁为编辑出版事业默默奉献了一生,花费过大量的心血,为报刊文艺工作的繁荣作出了卓越贡献。 作为一名著名作家,孙犁带动了文坛上“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荷花淀派”,影响深远;作为一名颇有声望的编辑,孙犁的编辑生涯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神圣的抗日战争开始的。“七七”事变之前,孙犁在白洋淀附近的乡村小学教书,芦沟桥的炮声一响,他立即放下教鞭,投入到抗战的洪流中去。起初他在冀中山区从事宣传工作,后被组织调往冀西山区,就在那有名的穷山恶水之间,他开始了自己的编辑生涯。从1938年到1946
-
历代编辑列传(十)
-
作者:戴文葆 来源:中国出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宫体诗 徐陵 编辑家 妇女 古诗 五言绝句 胡应麟 编辑工作 乐府诗 七言诗
-
描述:徐陵(507—583年) 我国现存的古诗总集,自《诗经》、《楚辞》以后,以徐陵编的《玉台新咏》为最早。这部书取材范围以妇女为主题,集中了我国约自二世纪至六世纪的表现妇女及其有关事物的诗篇,成为本书的重大特色,从而也体现了大
-
历代编辑列传(二十)欧阳修(1007—1072)
-
作者:戴文葆 来源:中国出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编辑工作 学术文化 编辑事业 金石学 古文运动 北宋 五代史 王安石变法 参知政事
-
描述:巨大的北宋文坛领袖。殊不知他一生在编辑事业上贡献
-
发现原稿差错应是校对职责
-
作者:暂无 来源:编辑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校对职责 校对工作 原稿 出版事业 出版竞争 新编辑 新形势 比例增加 编辑工作 出版发行
-
描述:乎越来越多,所以,应将发现原稿差错明确列入校对职责。
-
真人刘绍棠
-
作者:南人 来源:健康必读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真人” 报纸副刊 书斋名称 编辑工作 “真” 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 语文课本 作品
-
描述:数年前我转作报纸副刊的编辑工作,时常为稿源枯竭犯愁,一日突发奇想,给素昧平生的著名作家刘绍棠投去一函,大意是恳请惠赐佳作云云。名人的稿子难求——此一举不过是“有枣没枣打三杆子”而己。 不料未隔三日
-
我所知道的王益同志
-
作者:张金尧 来源:印刷技术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益 吴祖光 编辑工作 印刷技术 科研工作 高尚情操 接触印象 所知 认真负责 直接接触
-
描述:我在从事《印刷技术》编辑工作和参加有关会议过程中,有幸直接或间接地与王益同志接触,聆听他的教诲,感受到他许多的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下面介绍几件事,可能会对读者从一个侧面认识王益同志有所帮助。
-
高校学报编辑部应是优化组合体
-
作者:祖志德 马静 王兰昌 来源:黑龙江高教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校学报编辑部 优化组合 学报编辑部建设 组合体 发展需要 新术语 编辑人员 编辑队伍 编辑工作 高等学校学报
-
描述:彻底改造,使之组合成为一支优良精干的整体,以期达到改善企业运行机制和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把“优化组合”这一政治经济学上的新术语借用过来,作为高校学报编辑部建设的理想化模式,恐怕也是完全适宜和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