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今惟向梦中寻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界(人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 理 封建礼教 牡丹亭 畸恋
-
描述:强烈的共鸣?而这古老的作品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
-
网茧与飞跃之间:论汤显祖之心态发展历程及其创作思维
-
作者:黄莘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情 牡丹亭 南柯记 邯郸记
-
描述:」觀點下情理論述的解釋存有相當距離。更何況《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這三部完成年份相當集中的作品,不論題材或風格都有很大的落差;尤其主角之「情」的表現,有著近乎相反的發展。這是否意味湯氏
-
摒弃现实 追寻梦幻——论晚明语境中汤显祖对梦幻观的改造与
-
作者:薛海燕 来源:昆明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 现实 梦幻观 性 情
-
描述:汤显祖及其写“梦”的重要剧作历来受到重视 ,但汤氏本人对“梦”的独特看法和观念与其剧作的相关性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把汤氏的有关观点放入晚明思想与历史语境中作出分析 ,以阐明其弃现实、追梦幻的基本梦幻观 ,及其对既有价值观的改造与建设
-
〈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解
-
作者:周育德 来源:戏剧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神 戏曲 情 清源师
-
描述:顯祖說「情」是藝術行為的原動力,戲曲和音樂舞蹈一樣都是「情」的產物,所以才有神奇的創造功能和感人力量。戲曲一道能開啟人情之大竇,所以能使人快樂地接受教化。湯顯祖考察了戲神清源和田竇將軍的來歷,考察
-
如何得此“情”?:论《牡丹亭》“情”的表现手法
-
作者:金晨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情” “情”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爱情绝唱 爱情绝唱 伤心 伤心
-
描述:小青‘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
偷钱为儿治病,李浩获缓刑回家 儿子并不知情,反怨父亲忽略他
-
作者:暂无 来源:重庆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市检察院、重庆晨报联办
昨日,璧山检察院的莎姐在帮助李浩父子准备好去北京接受治疗弱视的相关资料手续。 重庆晨报记者 胡杰 摄
《一袋零钞 替儿赎罪》 后续报道>
昨天上午10点半左右,李浩在派出所办理完缓刑的相关手续后,便匆忙赶到璧山县检察院。75岁的老父亲李德明和8岁大的儿子李强已在
-
花花草草由人恋 生生死死随人愿 酸酸楚楚无人怨 临川 因汤
-
作者:海士丹 来源:中国地名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封建礼教 浪漫主义 柳梦梅 个性解放 传奇杂剧 幸福生活 异彩
-
描述:比较著名,《牡丹亭》、
-
论《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
-
作者:张瀚池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自我意识 情 理 社会性
-
描述:冲突,直指封建社会下程朱理学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从其人物形象中透露出的对人性和生命的独立的思考,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立足于当下也有颇多借鉴之处。
-
“临川四梦”——汤显祖的自然人性梦
-
作者:刘泓岑 来源: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自然人性 情 性 自我实现
-
描述:映了作家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失落感。
-
柳河情
-
作者:李静霞 来源:作文通讯 上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河 家乡 流去 树叶 小段 晏几道 熏气 拇指 牙齿 野果
-
描述:在外求学,常思念我美丽的家乡。那里群山环绕,绿树成行。叮咚的山泉,酸甜的野果,鸟雀啁啾啾的树林和静谧的小屋无不使远离家乡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