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博大使共赏实景版《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早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早报世博记者 龙毅
7月26日晚,郎朗、张靓颖等来到青浦古镇朱家角,与各国驻沪总领事、文化名人等一同欣赏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外文化展演剧目——实景园林版昆曲《牡丹亭》。
由2010年上海世博会文化大使谭盾、“昆曲王子”张军和舞蹈家黄豆豆联袂打造的中国首出园林昆曲《牡丹亭》于2010年6月
-
好景艳阳天,万紫千红尽开遍 ——赏青春版《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昆山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贾仲欣(交巡警大队)
辛卯年适逢昆曲“申遗”十周年,年末国家大剧院迎来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海内外200场庆演。这个秋雨绵绵的周末,姑苏城举办她的全球192场巡演。中华文化中的大雅之音——昆曲,即源自(昆山)千灯,我们这群自诩胸有点墨的昆山青年简直有种文化自觉性,一拍即合赶至姑苏北塔寺畔
-
穿越生死的深情和妙赏:浅谈《牡丹亭》的美学体现
-
作者:卢卓元 来源: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深情 深情 妙赏 妙赏
-
描述:《牡丹亭》就像春天百花园里的一株奇葩,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永葆青春。从她产生的那天起,研究她的论文浩如烟海,但鲜有从美学角度去研究。从美学命题中的深情和妙赏角度探讨了《牡丹亭》之魅力。
-
为让平民百姓共赏经典名剧——创演越剧《牡丹亭》感思
-
作者:励栋煌 来源:戏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浙江越剧团 《牡丹亭》 百姓 平民 中国戏曲学院 古典名剧 遂昌县 研究生 演员 公演
-
描述:为让平民百姓共赏经典名剧——创演越剧《牡丹亭》感思
-
国庆假期相山公园赏桂去!
-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晨刊讯“桂花开了,好香啊!”9月17日上午,市民梅先生经过相山公园时,闻到了阵阵扑鼻的桂花香味,循香望去,原来路边几棵桂花树的桂花已经绽放。虽然只是含苞待放,却难掩芳香四溢,让许多游园的市民不禁驻足观赏。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张林告诉记者,即将开花的品种为八月桂,包括金桂和银桂。9月上旬
-
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第3辑 王安石
-
作者:张健松 张健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第3辑 王安石
-
观客家围屋赏“临川四梦”
-
作者:暂无 来源:新京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画僧舞墨
穿过南昌园入口的吊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雕塑,名为“画僧舞墨”。画僧,即僧人画家。雕塑的原型朱耷是出生于南昌的著名唐代画僧。这尊雕塑展示了画僧作画时的场景——袖口上挽,神态自若,仿佛沉浸在个人的异想世界里。
2.围屋门楼
画僧雕塑的后方,是一座具有客家风格的赣南民居建
-
深挚的爱恋与歌哭:苏轼“江城子”词读赏
-
作者:姜惠平 来源: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婉约词 苏轼 东坡词 《白雨斋词话》 格律词 歌哭 赤壁怀古 王弗 晏几道 抒怀词
-
描述:”.论及词作,“苏辛(弃疾)”并列,以其旷达、豪放的风格,首开豪放词派的先河,堪称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其光辉代表,同时也不乏格律词派的精严和婉约词派的神韵.诚如清代词论家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所赞誉:“东坡词寓意高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其独至处,美成白石亦不能到.”①清代诗人王士祯在评论苏轼的婉约词“蝶恋花”(花裉残红青杏小)时也指出:“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花草蒙拾》)②在一百多卷《东坡全集》中,有词两卷,约350首,名《东坡乐府》(又名《东坡词》).苏词内容广泛,题材新颖,除较多的政治抒怀词、咏物抒情词、表白心境、折射多维内心世界的词,还有一部分思亲、念友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
情景相生 词情跌宕——晏几道《临江仙》赏读
-
作者:顾文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情景相生 词情跌宕——晏几道《临江仙》赏读
-
大开大合卷狂飙——吴炳伟书法艺术论赏
-
作者:卞云和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大开大合卷狂飙——吴炳伟书法艺术论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