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39)
期刊文章(249)
会议论文(7)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36)
地方风物 (33)
地方文献 (8)
文化溯源 (8)
非遗保护 (5)
才乡教育 (4)
宗教集要 (3)
按年份分组
2014(125)
2004(15)
1999(6)
1998(5)
1991(7)
1987(3)
1986(5)
1984(1)
1983(6)
1981(2)
按来源分组
其它(13)
西藏日报(2)
青海社会科学(2)
财政研究(2)
小学德育(1)
青年文学家(1)
同舟共进(1)
实践(1)
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1)
甘肃理论学刊(1)
北宋时期白鹿洞书院规模
作者:李才栋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鹿洞书院  北宋时期  书院志  文献通考  庐山国学  星子县  王应麟  同治  朱熹  南康 
描述:历来说法不一。王应麟在《玉海》中引周述言,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白鹿洞学徒数千百人”。《文献通考·学校考》也说:白鹿洞书院“学徒数千百人”。解放前出版的一些教育史书籍,大多因循这种说法。近来出版的《中国古代教育史》和《中国文学史》更直截了当地讲:宋初白鹿洞书院有学徒“数千人”。可是据《文献通考·职官考》、《同治南康府志》、《同治星子县志》、毛德琦《白鹿书院志》、
持续深入有效推进政府系统廉政建设
作者:尹朝平 贾泓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持续深入有效推进政府系统廉政建设
持续服务应是核心能力
作者:洪玫  来源:中国计算机用户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持续服务  信息化建设  信息管理机制  切换方案 
描述:持续服务应是核心能力
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宗教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张建营  来源:宗教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宗教  工作  社会主义社会  石家庄市 
描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宗教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两年来第三次会晤 最高层善意互动有利两岸和平稳定发展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2日举行的“胡吴会”引来众多媒体关注。新华社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1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新华社 ▲民进党以“不为专制背书”为由,退出立法院审议ECFA的临时会。“总统府”发言人罗智强12日表示,民进党在立法院表现是“想打人就打人,想走人就走人
深入研究电信发展规律 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信息产业部电信
作者:暂无 来源:电信软科学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电信行业  政府职能  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  发展规划 
描述:为更好的促进我国电信行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信息产业部决定成立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在此,我谨代表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对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的正式成立表示热烈祝贺!
礼仪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作者:王冬梅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仪教育  素质教育  孔子  中国  体系  示范  原则  圣人  周礼  上下 
描述:故“礼之名,起于事神。”后来礼被视为圣人示范传授的使上下尊卑有序的行为原则。孔子日:“言而有履,礼也;行而可乐,乐也。
莫让浮云遮望眼
作者:易怀顺  来源:时代青年(哲思)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云遮  繁华  脚跟  为人处世  人生哲理  王安石  原则  社会生活  自然  胡作非为 
描述:《小窗幽记》,中国最传统、最具有影响力的为人处世经典之一,修身、齐家、治国者的人生哲理,经商、从政、贤达成者的枕梁宝典尽在其中。小窗幽记,《哲思》与你凭窗犹记。
王安石的文字训诂学:北宋新学学派之个案研究
作者:李文澤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化研究  北宋  文字训诂  宋代  解释  原则  个案研究  宋神宗  地位 
描述:北宋新学学派是指王安石以及他的子弟、门人、追随者所组成的一个政治、学术派别。《宋元学案》设有《荆公新学略》,将他们列为北宋一大学术流派,与关洛学、蜀学、闽学等诸多学派并列。新学学派在政治上倡导变法革新,与所谓的"旧党"相对峙,故在当时又被称为"新党";而在学术思想上,他们也独树
北宋新学学派的文字训诂学審视
作者:李文澤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  宋神宗  文字训诂  上卷  解释  王氏父子  原则  四库提要  注释 
描述:北宋新学学派是指王安石以及他的门弟子、追随者所组成的一个政治、学术团体。《宋元学案》设立"荆公新学略",将他们作为北宋一大学术流派,与关洛学、蜀学、闽学等诸多派别并列。新学学派在政治上倡导变法革新,舆旧党相对峙,在当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