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371)
期刊文章(4732)
会议论文(83)
学位论文(12)
图书(1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155)
地方文献 (44)
地方风物 (3)
非遗保护 (2)
红色文化 (2)
文化溯源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3(219)
2012(280)
2011(288)
2010(242)
2006(202)
2003(173)
2000(135)
1999(116)
1993(84)
1992(64)
按来源分组
其它(88)
语文教学与研究(15)
传媒观察(10)
前线(6)
群言(4)
三明学院学报(1)
文学自由谈(1)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
小说选刊(1)
“秧歌”应是“阳”——陕北秧歌刍议
作者:席军 张杰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秧歌    社火  祭日  祭祀礼制 
描述:民间承传而形成。所以陕北“秧歌”应是陕北阳
应是“契合”
作者:阎德喜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从文  契合  维生  文字  灵魂对话  写作  文体  内心世界  征信  不活动 
描述:2012年5月16日《中华读书报》刊有《与沈从文相遇》一文,其中有句话这样说道:"心的楔合已经使得高维生不再顾及写作的文体与形式。"其中的"楔合"应是"契合"之误。"楔"读xie,即楔
金陵十二钗应是三十六人
作者:朱淡文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陵十二钗  庚辰本  眉批  标点法  红楼梦研究  理解  新语  八合  问题  小说 
描述: 金陵十二钗一共是三十六人,还是六十人?这问题是因对庚辰本第十七、十八合回的一条眉批理解不同而引起的: 树处引十二钗总未的确,皆系漫拟也。至末回譬幻情榜,方知正副再副及三四副芳讳。壬午季春畸笏。对这条脂批的理解不同关键在于对“方知”句标点的不同。究竟应标
“截着柜台”应是“隔着柜台”
作者:李志江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柜台  冯骥才  国语辞典  北方方言  汉语词典  问题提出  天津卫  口语  小说  审音 
描述:“截着柜台”应是“隔着柜台”李志江作家冯骥才的《市井人物》小杨月楼义结杨金鳌”一节中有这样的描写:“小杨月楼走后,天津卫的锅伙们听说这件事,佩服杨金婆的义气,纷纷来到‘万成当’,要把小杨月楼欠下
文字与文学
作者:胡青宇  来源:科技经济市场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文字  汉文学  十八世纪  语言学转向  文字语言  柏拉图  古希腊  哲学  汤显祖  文化 
描述:文字与文学
《药》的主人公应是华、夏两人
作者:陈红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  描写技巧  塑造人物  局限性  群体  夏瑜  多种多样  两条线索  革命者  初中 
描述:绍,也可以作具体的描绘;……既可从正面着笔,也可从反面烘托。”可见,不能单纯从描写技巧上确定主人公就是华
韩晗:写作理应是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韩晗 马建智  来源:青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活方式  当代文学  文学批评  文学创作  专业作家  写作姿态  散文化  写作者  小说  职业作家 
描述:马建智(以下简称马):作为一名写作者,你有着两种不同的被理解方式,在一些人眼里,韩晗这个名字,是一个令人惊羡、钦佩的名字,而在另一些人眼里,韩晗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你是去理解这两种不同的解读?
应是“扶”得醉人归
作者:归鸿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意盎然  饮食店  广告语  唐代诗人  日常生活  肢体动作  文字  本义  错字  瑞金 
描述: 瑞金二路上有家饮食店,新增特色火锅,推出一条广告:“座上不乏豪客饮,门前常抚醉人归”。就文字而言,对仗工整,措辞得体,诗意盎然;遗憾的是,其中有个错字,“抚”应作“扶”。
应是一部书
作者:王辛路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从文  四川人民  彝器  款识  四库全书总目  自传  出版社  类书  形体  文字 
描述:识法帖》二十卷,宋薛尚功撰.……尚功所著别有《钟鼎篆韵》七卷……今其本不传……".新
鲁迅的第一篇小说应是《斯巴达之魂》
作者:吴作桥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鲁迅的第一篇小说应是《斯巴达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