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为什么不乘月色回家
-
作者:唐旺贵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 语文 课程理念 人文素养 《泊船瓜洲》 王安石
-
描述:《泊船瓜洲》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名篇。人教版六年制语文第十一册选编了这首诗。全诗是这样的:
-
曾巩的儒释人才观
-
作者:刘金柱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儒释 人才观
-
描述:儒道门庭冷落之哀叹.所以其赞扬僧徒,丝毫没有改变他反佛之立场.
-
王安石及其门人庄子学的儒学化
-
作者:李波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庄子 庄子 王安石 王安石 儒学 儒学
-
描述:意的读书方法,自觉抛弃了王安石“庄子之说是邪说”的说法,认为庄子矫世之弊、庄子尊圣人,对庄子进行了大胆的肯定;他们又灵活地运用了上述方法,区分圣人之迹与圣人之心,自觉维护了孔子等儒家圣人的地位;或将此
-
诗、画、情的完美融合——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
-
作者:魏永雅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滁州 韦应物 王安石 “动” 境界 山水田园诗 构想 古代诗歌 景物 艺术经验
-
描述:怜爱。这种心绪,不为诗人所独有,王安石“绿阴幽草胜花时”(《初夏即事》)即道出了类似
-
咏怀同题 寄寓不同——赏析两首咏“鱼”诗
-
作者:傅望华 来源:中学生读写(高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生活 王安石 白居易 古代诗词 性格 游鱼 社会环境 消极情绪 咏物抒怀 生活理想
-
描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虫、鸟兽,往往有得,以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已。”宋代王安石的这番话说得鞭辟入里。通过咏物来抒情言理,这是诗歌写作的传统手法。这里选两首以“鱼”为描述对象的诗,进行分析
-
程朱理学与王安石《易解》
-
作者:金生杨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解》理学 王安石 程 朱 黄震
-
描述:学之功,亦可见《易解》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
-
清初四库馆臣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
作者:郑礼炬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馆臣 变法 王安石
-
描述:王安石领导的变法和他的学术著述的关系密不可分:他主张经术研究学以致用,他的易经研究在当时和之后一段时间很有影响。用易的适变观点来指导变法是他的思想主导。清代四库馆臣总体上肯定王安石的易学阐释
-
心灵深处的痛苦挣扎——王安石晚年绝句解读
-
作者:高林清 来源:阴山学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晚年 绝句 心路历程
-
描述:结合王安石晚年的绝句,管窥王安石晚年对不幸凄苦挣扎和调和的心路历程,从而明晰封建文人人格分裂的惨烈,这对于封建文人尤其是北宋熙宁以来文人的心路历程的认识不无裨益。
-
《易》学对王安石变法思想的理论支撑
-
作者:杨倩描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易》 王安石 变法 权变
-
描述:的文本,从方法论的角度,总结出了“辨义行权”的理论.使之成为了自己变法改革思想的理论支撑。
-
心灵深处的痛苦挣扎--王安石晚年绝句解读
-
作者:高林清 来源: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晚年 绝句 心路历程
-
描述:结合王安石晚年的绝句,管窥王安石晚年对不幸凄苦挣扎和调和的心路历程,从而明晰封建文人人格分裂的惨烈,这对于封建文人尤其是北宋熙宁以来文人的心路历程的认识不无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