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与昆曲的审美特征
作者:朱伟明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审美特征  昆曲  审美精神  艺术特质  杜丽娘  审美风格  魏良辅  明代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最重要的剧作,同时也是昆曲中最受欢迎的剧目,从明代问世之初的风行到20世纪末世界各地的热演,其传播之广,影响之大,令人叹为观止。时至今日,人们已无法从自己的文化记忆中将《牡丹亭》与昆曲完全分离。离开了昆曲的《牡丹亭》,或是离开了《牡丹亭》的昆曲,都是人们所
《牡丹亭》审美文化阐释
作者:杨洁  来源:大观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牡丹亭》  戏曲《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 
描述:跨学科领域的延伸性研究,本文试从审美文化学角度对《牡丹亭》作以阐释,以期洞悉其深刻的审美文化意蕴。
博物馆应是审美的课堂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美术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教育  博物馆  课堂  《光明日报》  艺术性  教育形式  馆藏文物  形象性 
描述:黄琛在2013年11月2日《光明日报》中撰文指出,博物馆的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要从馆藏文物出发,以实物为基础。博物馆在审美教育中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不同时代、不同风格、质地各异的藏品都是艺术与美的
中国美学范畴史述略(4)
作者:李欣复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美学范畴  美学思想  学术文化思想  由盛转衰  个性主义  汤显祖  中国封建社会  独抒性灵  现实主义  王国维 
描述: 王安石变法失败,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标志。但是,封建制的衰落是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当城市工商业经济的发展,萌芽了资本主义因素,在学术文化思想上相应地发展出了反映市民生活和愿望的个性主义、自由思想,反映旧制度旧传统的美
从活动的分类谈活动应是心理学的基本范畴
作者:朱青君  来源:心理学探新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理学  精神活动  基本范畴  实验活动  内部活动  心理活动  生活活动  生产活动  物质活动  实践活动 
描述: “活动”是个常用的概念,可以泛指活物之运功过程。在马、恩的论著中,这个概念也是常常出现的。翻开马、恩选集第1卷,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多处提到“人的活动”、“人的感性活动”、“理论的活动”、人们的“共同活动”、“历史活动”、“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生产活动”、“自主活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作者:徐志远 李玉姣 申燕  来源:探索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质鼓励  精神鼓励  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  理论界定  意义 
描述: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应当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这对基本范畴反映和概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特殊研究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稳定、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把物质鼓励
言教与身教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作者:徐志远 彭玉海  来源:探索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言教  身教  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  理论界定  意义 
描述:言教与身教应当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言教与身教这对基本范畴反映和概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特殊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稳定、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把言教与身教提升为思想政治
胡应麟诗论中的“格”范畴
作者:王明辉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体格  格调  胡应麟 
描述:“格”是胡应麟《诗薮》中运用得最多的范畴之一,被广泛地运用到诗歌发展、诗体变化、创作规律、艺术境界、学习门径等诸多方面。“格”及其相应理论是贯穿胡应麟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诗学体系得以建构的基石
李觏哲学思想中的范畴体系分析
作者:赖井洋  来源:神州民俗(学术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阴阳  阴阳  吉凶  吉凶 
描述:李觏在其思想中使用和提出了一些范畴,并把这些范畴纳入到哲学领域,力求从变化、发展和运动的角度、从对立和统一的角度,对它们进行了唯物辩证的分析,使之具有了哲学上的意义。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范畴应是社会组织商品
作者:柳秉文  来源:福建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组织  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商品生产  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劳动  社会主义公有制  资本论  商品经济 
描述: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首先必须正确选择理论体系的起点。象《资本论》的商品起点一样,有了正确的起点整个体系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到目前为止,已有许多关于起点范畴的设想,如社会主义公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