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看中西戏剧冲突
-
作者:乔慧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西戏剧冲突产生 中西戏剧冲突产生 发展 发展 结局 结局 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 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 审美标准 审美标准
-
描述:通过对《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冲突的比较,揭示出戏剧冲突产生、发展和结局与中西文化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审美标准的关系问题。
-
“建昌帮”整体转让:探索老字号复兴之路
-
作者:彭国正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建昌帮”整体转让:探索老字号复兴之路
-
牡丹亭上三生路昆曲600年的现代化与复兴
-
作者:暂无 来源:东莞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离魂·玉莺儿】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但愿那月落重生灯再红
【惊梦·山桃红】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这好处相逢无一言?
【训女·前腔】娇莺欲语,眼见春如许。寸草心,怎报的春光一二!
姹紫嫣红开遍
当人们再一次走进剧场的时候,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
-
文化复兴的“青春”方式:青春版《牡丹亭》访谈录
-
作者:陶子 来源:文化纵横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文化复兴 文化复兴 访谈录 访谈录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 主流社会 主流社会 文化圈 文化圈 海外 海外 同一 同一
-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如同一个传奇。从2004年在台北首演到2011年底在国家大剧院完成200场演出,七年间青春版《牡丹亭》走过中国许多地方,也走入海外主流社会与文化圈。其所到之处,既有国家的剧院、海外的学院剧场
-
复兴家园臭水整治还待时日 王益芳
-
作者:暂无 来源:常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一条臭水沟,去年反映时得到承诺,和中吴大道改造时一并整治;可等来等去,中吴大道早就改造通车了,这一并的整治却仍然没有踪影。本周,政风热线再次接到市民的求助电话。
去年2月,市民秦女士向政风热线反映,与她家一墙之隔,有一条叫后周浜的小河,就是一条臭水沟,整天散发出难闻的臭味,让她家窗户不敢开,甚至连
-
大陆知名台湾问题专家解读胡锦涛重要讲话 实现民族复兴应
-
作者:暂无 来源:辽沈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大陆知名台湾问题专家解读胡锦涛重要讲话 实现民族复兴应
-
保健品“教父”欲试直销 三株药业有望复兴
-
作者:暂无 来源:知识经济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保健品 直销 药业 2005年 经济报道 21世纪 年销售额 吴炳新 危机
-
描述: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2005年6月,距离那个年销售额超过80亿元的“保健品恐龙”遭遇危机已经过去了7年了,吴炳新正忙碌着驾驶“三株”这艘巨轮重新起航。
-
谈《周礼》中的地图
-
作者:姚顺滨 来源:地图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专题地图 我国古代 周礼 战国时期 西周时期 地图学史 社会制度 土地 记载 发展
-
描述:《周礼》是一部成书于战国时期、叙述西周社会制度和典章文物的书,同时,也是一部记载我国古代地图的著名史料,研究它对探讨我国地图学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从四个方面讨论《周礼》中所述的地图
-
对北宋历史教材中几个问题的理解
-
作者:刘占文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时期 中央集权 王安石变法 分裂割据 发展 大地主 农民 农业生产 赵匡胤 宋太祖
-
描述:,谣传辽兵入境,赵匡胤奉命率军出征,军行到陈桥驿,他发动了兵变,军士们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高呼“万岁”,拥戴他为皇帝(史称“陈桥兵变”),接着他回师开封,夺取了帝位,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赵匡胤的庙号是太祖)。在此后十多年里,宋朝先后灭掉了许多独立割据的国家,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晚唐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
发展中的广东不应是脆弱的
-
作者:柯文仲 来源:环境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东省 生态环境 乡镇企业 生态效益 自然生态系统 发展 保持水土 物种多样性 脆弱 生产力
-
描述: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过去的优势!今天的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