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赋、比、兴本义新解
作者:暂无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义  实际需要  毛诗序  左传  春秋  周礼  新解  解说  用法  解释 
描述:诗有赋、比、兴之说,见于《周礼》、《毛诗序》;其后文人、学者纷纷解说,莫衷一是。周刚《春秋赋诗与赋比兴本义》一文提出:历来对赋、比、兴的诸多解释,是后人根据当时的实际需要阐发的,并非本义;《左传
对孔子思想实质的再认识
作者:刘雪河  来源:广州师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奴隶主  卿大夫  西周  春秋  管仲  子产  周礼 
描述:子的思想是进步的。因为孔子支持社会改革,赞成社会进步。同时,孔子的言论并没有发现为奴隶主阶组的集中代表周天辩护的部分,他的言论只是为卿大夫阶层服务的。所以,本文信为孔子思想的产质是代表新兴封建地主阶级上层统治者的利益。
錞于述略
作者:李衍垣  来源:文物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出土  江西修水  博古图  石寨山  青铜乐器  贵州松桃  春秋  周礼  演奏方法 
描述:錞于是我国古代一种青铜乐器,相传春秋左丘明所著的《国语·吴语》上就有"王乃秉枪,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勇怯尽应,三军皆哗,釦以振旅,其声动天地"的记载;《周礼·地官》"鼓人"条有"以金錞和鼓
充满东方智慧的千古圣经:十三经概览(上)
作者:天作  来源: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十三经  周易  中国文化  周礼  儒家学说  周公  礼记  儒学  春秋 
描述:影响,其原因即是创始人孔子对此前四千年的中国文化进行了整理、传承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发掘了此前文化的价值,保存了此前文化的典籍,应该说,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代表了中国文化,或曰中国文化即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两千多年来,需家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对塑造中华民族人格心理起过重要作用,产生过深远影响,是人生修养的重要思想资源。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
青铜菱形雷纹簠(战国)
作者:李文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国  祭祀  菱形  上图  西周  制作  周礼  王后  春秋  铭文 
描述:形雷纹,一侧口沿上刻有铭文"铸客为王后六室为之",是专为楚国王后六室制作的重要礼器,其造型规整,制作考究,纹饰精美细腻,对了解战国末期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
作者:张炜生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敏于  孔子  周礼  周王  太庙  先祖  考察  铜铸  台阶  封条 
描述:孔子一生,崇尚周礼。一次,他考察周王祭先祖的太庙,看到台阶右侧立着一个铜铸的人,铜人的嘴上被贴了三道封条。孔子绕着这个铜人仔细查看,发现铜人背面刻着这么一行字——"古之慎言人也"。意思是说这是古代
《小尔雅义》引例校正
作者:子叶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尔雅  小雅  周礼  丛书  出处  清人  校正  礼记  诸侯  行人 
描述:。”按:应为“大雅”。卷二广言二页《礼记·大行人》:“归脤以交诸侯之福。”
对“黄帝内经”成书、地的探讨
作者:杨浩观  来源:江西中医药杂志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世界医学  黄帝内经  成书  祖国医学  周礼  战国时期  保健事业  科学成分  医学家  内耗 
描述:,而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它的内容看包括了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经验,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成分,直到目前,还是由它来指导临症实践。我们如果要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那么研究这部广大而精深的宝典,便是首要的课题。为了便于进
又是一年中秋
作者:李海燕  来源:吉林环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文人学士  传统节日  月饼  礼制  展形  周礼  祭日  习俗  流水 
描述: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
研穷孔学宜注重易春秋周礼三经
作者:熊十力  来源:孔学 年份:194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研穷孔学宜注重易春秋周礼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