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图书(76)
期刊文章(71)
报纸(16)
会议论文(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5)
地方文献 (13)
才乡教育 (5)
红色文化 (1)
文化溯源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51)
2011(7)
2007(12)
2001(3)
2000(4)
1998(2)
1994(4)
1991(4)
1985(2)
1982(3)
按来源分组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2)
文献(2)
大自然探索(2)
退休生活(1)
青岛日报(1)
中国音乐教育(1)
新村(1)
都市快报(1)
社会科学战线(1)
中国文化研究(1)
简介《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
作者:陈汝衡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大百科全书  戏曲艺术  汤显祖  工具书  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  永乐大典  杜丽娘  太平广记  次序排列 
描述:科全书》这一近似《类书》的图书名称,乃是海通以后,从外国引进并介绍来的。中华书局旧《辞海》《百科全书》条,只有简单的下面几句话: 《百科全书》(Encyclopedia)包罗各种知识,分门别目依一定次序排列,以便参考之
千古风流临川:评新编《临川县志·人物志》
作者:邹自振  来源:江西方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县志  临川县志  地方志  地方志  评论  评论  人物  人物 
描述:千古风流临川:评新编《临川县志·人物志》
“奥”不应是择校诱下的蛋
作者:暂无 来源:杭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奥”不应是择校诱下的蛋
典溯原 核其旨归--读《孙子会笺》
作者:路闻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旨归  《孙子》  杨炳  孙子十三篇  银雀山汉简  佚文  子集  文字  观点和方法  校文 
描述:年代末,在著名史学家翦伯赞、齐思和,陈乃乾诸先生的鼓励指导下,对《孙子》的文字进行了校勘,而有《孙子集校》之作,一九五九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成为全国解放后第一部集中校勘孙子十三篇文字的书。但是,《孙子集校》是只校文字,未解本义。随着作者对《孙子》研究的深入,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出土,发现历来研究《孙子》见仁
略析吴澄的易学象思想
作者:章伟文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易》  吴澄  黄宗羲  卦爻辞  解《易》  六十四卦  易学  卦变图  之学  月体纳甲 
描述:略析吴澄的易学象思想章伟文吴澄(1249~1333),字幼清,号草庐,抚州崇仁(今江西省崇仁县)人,是宋末元初的一位著名易学家和理学家,其易学著作主要有《易纂言》和《易纂言外翼》。《四库全书总目易
宋代九诗僧 惠崇第一
作者:李加林  来源:科学与文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僧  文学批评  唐宋诗  胡应麟  北宋  神秀  明代  著者  苏东坡  雪松 
描述:书中赞誉惠崇诗尤杰出也。他最欣赏惠崇的诗句有:阴井生秋草,明河沏晓迟,河水坚度马塞雪密藏雕,雪残僧扫石,风劲鹤归松探骑通番垒,降兵逐汉旗,地遥群马小,天阔一雕平等。
玉茗花开牡丹:读上昆《牡丹亭》随想
作者:蒋凡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昆剧团  《牡丹亭》  演出文本  汤显祖  传奇  明代  表演艺术  演员  艺术风格  改编 
描述:上昆版的《牡丹亭》。共有三种不同的演出本一是基本上按汤显祖原作原样演唱的五十五折的全
四元矩阵上陈道琦不等式及其应用
作者:杨忠鹏  来源:东北数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元矩阵  陈道琦不等式  矩阵 
描述:四元矩阵上陈道琦不等式及其应用
汉志术略考释补证(上)
作者:赵益  来源: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  王先谦  天文志  后汉书  黄帝  张舜徽  二十八宿  王应麟  五星  条理 
描述:《汉书艺文志》考释之作,宋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以后,清钱大昕《汉书考异》、钱大昭《汉书辨疑》、沈钦韩《汉书疏证》、周寿昌《汉书注校补》、王先谦《汉书补注》、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条理》、刘光贲《前汉书艺文志注》及近人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杨树达
一枝,花朵: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
作者:李强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言文  多义  引申义  本义  词类活用  蔺相如  君子  王安石  枝丫  父母 
描述:"一词多义"指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似一枝枝丫上的朵花,每一朵花都来自于"枝丫",都与"枝丫"紧密联系。所以,我们在对一个"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