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试论延巳和晏殊的创作共同点
作者:王新  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延巳  延巳  花间词  花间词  珠玉词  珠玉词  晏殊词  晏殊词  词作风格  词作风格  题材  题材  情爱  情爱  主题  主题  观念  观念  工具  工具 
描述:一、题材范围相同从延巳的《阳春集》与晏殊的《珠玉词》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他们在观念上都像花间词人一样把词当做酒边宴前的佐欢工具,题材仍不脱花间派词范围,词作内容仍以男女情爱为主题。
咏《江西诗派论》及其对江西诗派内涵的解读
作者:邱美琼 王晶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诗派论》  诗学传承  政治与学术  地域 
描述:视到中国古代诗学风尚嬗变的轨迹。
延巳词与晏殊词的异同
作者:廖克平  来源:办公室业务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延巳词  晏殊词  异同 
描述:延巳和晏殊都是位及人臣的词人,他们年代相距不远,且在词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延巳词与晏殊词有微妙的异同关系,现从词人的际遇和词风特点作异同分析。
辨析延巳、晏殊词的艺术手法
作者:薛瑞瑞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延巳  晏殊    艺术手法 
描述:延巳、晏殊作为小令派代表词人,他们的词风表现出一脉相承的特点.但由于各自不同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和个性气质,他们的词又呈现出各自的风格.本文试从艺术手法方面辨析两人词的异同.
陆九渊哲学中的“”及“心”、“”关系
作者:刘宗贤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圣人  思想  陆九渊  朱熹  道德意识  道德行为  道德修养  伦理原则  道德准则  理性原则 
描述:;或者从宋明理学的一般常识出发,把等同于“理”。这也是对陆九渊本体论思想的性质往往搞不清楚的原
元禅师的料理
作者:暂无 来源:看历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师  料理  日本人  佛教  曹洞宗  素食  僧侣  蔬菜  饮食  公元 
描述:受佛教影响甚深的日本,从奈良时期到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明治维新期间的1200年间,日本人民的膳食一直都是素食类型的。成书于公元三世纪左右的《三国志·魏志·倭人传》,是这样记载日本的:在那块土地上没有牛,没有马匹,没有老虎,没有豹,没有山羊和喜鹊……那
关于《牡丹亭》的24选择题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但是相思莫相负: A.转折词,可是; B.只要是 2.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A.枯井墙残; B.颓废的墙 3.良辰美景奈何天: A.无可奈何之叹; B.人名 4.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A.刺绣屏风上的人; B.幽居深闺的人 5.这是荼蘼架: A.一种春末夏初开放的花; B.旺盛 6.闲凝眄
不完的《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咱不是前生爱眷,又素乏平生半面,则道来生出现,乍便今生梦见,生就个书生,哈哈生生抱咱去眠。 在讲中西方戏剧史的时候,老师们常常会拿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做比较。这两部同样是四百多年前的作品,都历经时间流逝,愈久弥香。同样都写的男女之间纯真美好的爱情,并且以“为爱殉情”的
支线考
作者:冯汉镛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华阳国志》  《三国志注》  云南  诸葛亮南征    《太平寰宇记》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方舆胜览》  马湖  路线 
描述:支线考汉镛小引自秦常安页“略通五尺”后,四川宜宾就粗具成为西南一条国际通道的规模。其后张骞在西域见到的“蜀布”,有可能就是从这条路线辗转流出国门的。而“艹立句酱流味于番禺之乡”,又引起了唐蒙
支线考
作者:冯汉镛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华阳国志》  《三国志注》  云南  诸葛亮南征    《太平寰宇记》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方舆胜览》  马湖  路线 
描述:支线考汉镛小引自秦常安页“略通五尺”后,四川宜宾就粗具成为西南一条国际通道的规模。其后张骞在西域见到的“蜀布”,有可能就是从这条路线辗转流出国门的。而“艹立句酱流味于番禺之乡”,又引起了唐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