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82)
报纸(18)
学位论文(2)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8)
地方文献 (11)
才乡教育 (4)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2(12)
2009(7)
2007(11)
2005(1)
1997(10)
1995(4)
1994(1)
1992(1)
1987(6)
1985(5)
按来源分组
阅读与写作(5)
写作(4)
文化月刊(2)
民主(2)
中学生(1)
中国金融(1)
获奖作文选萃.小学版(1)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1)
《渔矶漫钞》艺术谈片
作者:脩龙恩  来源: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笔记小说  《拾遗记》  喜剧色彩  突出特征  封建社会  《牡丹亭》  白描  汤显祖  手法  太监 
描述:近几年来,我养成了一种习惯,茶余饭后,总爱翻翻我国古代的笔记小说.象《笑林》、《拾遗记》、《封氏见闻记》、《道山清话》、《湘山野录》、《四朝见闻录》、《渔矶漫钞》等,我都读过.
曾巩《墨池记》艺术风格评析
作者:黄南南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墨池记》  艺术风格  手法  叙事  元丰  南丰  唐宋散文  县学  南齐书 
描述:轶闻为题,
抑扬映带,起伏交错:《水浒》人物描写漫笔
作者:汪远平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缙绅  人物描写  水浒传  太尉  林冲  宋江  文学作品  表现技巧  手法  胡应麟 
描述:真有超出语言之外者。”(《少室山房笔丛》)这就是
曲剧新苑的拓荒者--魏喜奎
作者:张慧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曲剧  新剧种  曲艺  沈凤喜  唱腔  手法  拓荒者  戏曲观众  戏曲舞台  节奏 
描述:也可以说她的老师韩德福一起,在唐山大鼓与乐亭大鼓的基础上,吸收了辽宁大鼓的四分之二节拍以及奉调大鼓的大甩腔的手法,创造了一种新的奉调大鼓。这种新腔新调使魏喜奎赢得更高声誉。建国之初,魏喜奎已是曲艺
中國古代的漫畫
作者:天秀  来源:紫禁城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作品  故宫博物院  西方文化  王安石  漫画  手法  研究者  白子  隐喻 
描述:庶几近之,可惜的不过是戏文里的丑角的摹写;罗两峰的《鬼趣图》当不得已时也就算进去罢,但又太离开了人间。”漫画这一名词,从前不见於我们绘画史或在其它文献中有记载。虽然有些文人画家在题写其作品时,偶而出现“漫写”、“漫笔”之类辞句,但这个“漫”字,是含有随意或兴之所
作者:杨敏  来源:初中生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想深度  湖北松滋  天气  果实  景物  戏剧性  中学  收获  手法  黄松 
描述: 依从自然的召唤,秋如约而至。没有粉饰,也没有渲染,只是在不知不觉中感到,原来树已经变黄,原来天气已经变凉。
砭木疗法简介
作者:张斯特 张斯杰  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手法  十字架  疗法  外用药  中医内治法  针灸  治疗方法  徐春甫  一指禅  用力 
描述:先祖母郭贞卿医师(1892年~1983年)除精中医内治法外,更擅针灸,颇有一指禅功夫,临证常针灸药治并用,积有丰富经验。尝说:“前贤徐春甫云‘针灸药因病而施治者,医之良也’,良工不废外治,观扁鹊治虢太子病可知,惜今人荒古人法久矣。独尊药治,实非善策,岂不知尺有所短乎?多多益善乎?”
《三言》中的对联
作者:曾昭安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三言  苏东坡  王安石  民间  文化  结构严谨  概括  手法  时令 
描述:《三言》中的对联
放弃传统刺绣制作手法新版《牡丹亭》戏装数码印
作者:王剑虹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张军“史依弘身穿新戏服亮相 本报记者 胡晓芒 摄 本报讯(记者王剑虹)由史依弘、张军领衔主演的《2012牡丹亭》昨天下午向媒体展示了专为该剧全新设计的服装,虽然样式上与传统戏装并没有太大差别,但服装上的花纹与传统戏装大为不同,全部采用画家管齐骏为这次演出特意绘画的白描牡丹,且放弃了传统
谈浪漫手法的表现特色-舞剧《牡丹亭》观后
作者:何敏士  来源:舞蹈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谈浪漫手法的表现特色-舞剧《牡丹亭》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