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10)
学位论文
(12)
报纸
(8)
会议论文
(3)
图书
(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19)
才乡教育
(10)
地方文献
(5)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
(8)
2012
(10)
2010
(13)
2009
(9)
2008
(11)
2006
(8)
2003
(9)
2002
(2)
1997
(6)
1993
(3)
按来源分组
道德与文明
(2)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1)
法律文化研究
(1)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1)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1)
黑龙江史志
(1)
党的建设
(1)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太平洋学报
(1)
榆林学院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周礼
宋明理学
伦理
孔子思想
地方长官
倡导
儒家
儒者
孔子学说
周公
历史价值
先秦儒学
南曲
周敦颐
利益
陆九渊
“政治经济学”
1193
吾心即是宇宙
正性
穷理
历史编撰理论
堪舆学
伦理价值
齐物
朱陆异同
大同理想
中国哲学史
太阳病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儒家伦理学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235
条
《琵琶记》与中国
伦理
社会
作者:
黄仕忠
来源:
文学遗产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琵琶记》
赵五娘
中国
伦理
伦理
社会
三不从
孝道
伦理
《牡丹亭》
礼教制度
《西厢记》
中国传统社会
描述:
《琵琶记》与中国
伦理
社会
陆九渊的“存心
伦理
”思想研究
作者:
刘英波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存心
伦理
责任
伦理
描述:
的内在面向,强调人们应该通过实践工夫存得本心、证觉心体;“存心
伦理
”还有一个“为人”的向外发用的面向,强调禀有天地之理的人们应该在社会角色中按照责任
伦理
行动。“存心
伦理
”的两个面向是互相贯通的一体
生态
伦理
教育应是终身教育
作者:
周鸿
来源:
光明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生态
伦理
教育
终身教育
生态道德
生态伦理学
环境保护法律
全程教育
全球性环境问题
平衡与稳定
环境法律
生态系统
描述:
生态
伦理
教育应是终身教育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与经济
伦理
作者:
任放
来源:
中国史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济
伦理
中国古代政治
重本抑末
秩序情结
政治文化
文化与经济
农民起义
土地兼并
儒家
经济
伦理
王安石变法
描述: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与经济
伦理
任放经济
伦理
是指经济行为背后的
伦理
动因,是一定历史阶段人们对经济行为的道德判断,它着意强调社会经济活动的道德意义。中华文化是以农业土壤、宗法血缘为基础的政治——
伦理
型文化
试论中国传统
伦理
观的特征
作者:
陈望衡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中国传统
伦理
孟子
论语
宗法观念
孝道
准宗教
梁惠王
陆九渊
仁政
描述:
中国传统
伦理
观有四个特征: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观念、与政治一体的统治原则、准宗教的绝对律令、实用理性的做人之道;中国传统
伦理
观既是我们创建新
伦理
观的思想基础,又是阻碍我们前进的精神负担.
胡寅的宗教
伦理
观
作者:
王煜
来源:
中外文化与文论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寅
伦理
观
佛教徒
宗教
王安石
湖湘学派
胡安国
哲学地位
胡宏
宋明儒学
描述:
斥"王安石废绝《春
《周礼》的生态
伦理
系统思想
作者:
王文东
来源:
阴山学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生态
伦理
思想结构
描述:
理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新
儒家
眼中的陆象山
作者:
余品华
赖功欧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新
儒家
现代新
儒家
直觉
直觉
心学
心学
成德之教
成德之教
象山
学说
象山
学说
描述:
刘藏山这一段是
儒家
内圣之学的最高峰;唐君毅则视陆学为尊德性致广大极高明之学滁复观认为要把握象山思想,必先把握义利之辨的总枢纽。
先秦
儒家
商业观探索
作者:
王善禄
来源:
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十三经注疏》
影印本
先秦
儒家
《荀子集解》
中华书局
《孟子正义》
商业观
《史记》
《汉书》
《周礼》
描述:
先秦
儒家
商业观探索王善禄在史学界,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儒家思想重农抑商。事实并非如此,笔者认为,至少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商业与农业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一、商同农一样,是人类全部生活需求中不可缺少
儒家
法文化的道统旨归
作者:
黄泽斌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法
儒家文化
陆九渊
道统
圣人之道
伦理
本位
《中庸》
赞天地之化育
“德主刑辅”
文化特质
描述:
:“在传统中国,法律被认为是人们在社会中实现道德理想的工具。法律与道德相比不是绝对的和至高无上的,而且人们应当首先受到的是道德规范的调整,也就是
儒家
在为治和司法中的道德原则。”“这可以称为中国的道德决定论。”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