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存在三大疑点 “铜马”应是赝品
作者:暂无 来源:贵州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存在三大疑点 “铜马”应是赝品
关于“三桥”龟纽篆的几点质疑
作者:杨谔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彭  新发现  周亮工  处理方法  文物工作者  明末清初  明嘉靖  文字数据  二级文物  寿山 
描述:关于“三桥”龟纽篆的几点质疑杨谔《四川文物》1993年第3期刊登了黄节厚先生撰写的《南川征集的“三桥”龟纽篆》一文。文中说,四川省南川县文管所征集到的一方文为“我是玉皇香案吏,滴居犹得住蓬莱
《王立民稿》序
作者:陈振濂  来源:书法世界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立民  李瑞清  书法艺术  书法篆刻  时代背景  大学生  胡小石  文化渊源  中国近现代  现代书法 
描述:法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以及李瑞清、游寿等诸家的书艺影响。我觉得他对李瑞清、胡小石、游寿这一书派的研究极其深刻,这也许是与立民师从游寿先生有密切的关系吧。在那次会议上,发起了由我主编的《近现代书法史》、王立民作为编委之一并承担了《李瑞清研
明代文艺思潮与明末清初的
作者:李华年  来源:艺文论丛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末清初  篆刻艺术  明代后期  周亮工  古籍出版  李梦阳  明代中期  印章  袁宏道  童心 
描述:近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明张灏《学山堂印谱》、清周亮工《赖古堂印谱》、汪启淑《飞鸿堂印谱》,使我们对明末到清乾隆中期篆刻艺术的发展能够做较为深入的研究,不能不认为几部印谱的出版,是一件有功艺林的盛举。自生于明代中期死于明代后期的文彭
陈根远说古(十七)
作者:陈根远  来源: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彭    书画大师  江苏苏州  文征明  周亮工  国子监  明代  冻石  印章 
描述:稿,然后请刻牙印名手李文甫代刻。
赏读方胜书画作品
作者:暂无 来源:新校园(阅读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画  作品  赏读  黄永年  篆刻 
描述:方胜,字敬吉,男,汉族,山西五台人,1941年7月生于四川成都。自细酷爱金石书画,从张寒杉、叶访樵学习书画,又随韩蹬安、陈泽秦、黄永年研习篆刻。
山大墓应是越王勾践自治冢:-绍兴山越国王陵陵主新考
作者:葛国庆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大墓  木客大冢  越王勾践冢 
描述:山越国王陵是越王勾践自治冢,主要依据有三:一是山不是木客山、木客山另有其山,木客山上另有其大墓。只有木客山上之大墓,才可能是允常的木客大冢,二是山大墓之规模、形制与允常时的国力、地位极不相称
少林雪庭福裕和元前期的道之争
作者:杨曾文  来源:法音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之争  前期  全真道  曹洞宗  国号  佛教  道教  弟子  高僧 
描述:少林雪庭福裕和元前期的道之争
禅思维方式与唐代咏物诗举隅
作者:张宏生  来源: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物诗  唐代  曹洞宗  禅宗  庄子  语言  思想感情  重要手段  诗歌创作  言意之辨 
描述:一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在社会交往中,人的思想感情主要靠语言来传递,但语言是否能够充分传递思想感情?先民们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先秦的《庄子》和《易传》就已提出"言"和"意"的关系问题。《庄子·杂篇·外
梦为了觉 情为了:――《南柯记》评介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牡丹亭》后完成的第三部剧作,较充反映出作者对官场的绝望与彻悟,贯穿了作者的道思想,以及创作中坚持的“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