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盟誓制度的伦理与孔子信义学说的形成
作者:田兆元 罗珍  来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盟誓  周礼  孔子学说  信义 
描述:盟誓制度是周礼的一部分,周王室借助这种体制建立起与诸侯国间彼此的信任关系。盟誓对人们的约束,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宗教与道德层面实现的,它的伦理核心是信义。孔子重视盟誓,参与盟誓,企图以盟誓救世道人心
民间融资与金融伦理关系初探
作者:赵志强  来源:浙江金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伦理关系  民间融资  社会经济现象  金融  民间借贷  《周礼》  文字记载  伦理结构 
描述:的农业社会基础上形成的以儒家道德为核心支撑的社会伦理结构。
“亲近穷人”应是教育的核心伦理
作者:暂无 来源:职业技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伦理取向  穷人  亲近  教育制度改革  教育改革  专题研讨会  管理学院  大学教育  制度建设  产业化 
描述:”。[第一段]
非功利应是企业家慈善的伦理追求
作者:戴志康  来源:中国林业产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家  慈善事业  非功利  中国林业  集团有限公司  社会责任  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林业局  林业产业 
描述:在我国,财富和慈善似乎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近几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企业家新富阶层的迅速崛起,社会各界对富裕起来的企业家们为富不仁的批评不绝于耳。
评苏轼的政治态度和政治
作者:王水照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政治态度  政治  乌台诗案  司马光  政治思想  两面派  免役法  政治倾向 
描述:文,一口气给苏轼扣上了“投机派”、“两面派”等大帽子;在同一期上,梁效们又给加上“顽固派苏轼”的恶谥。嗣后,江天之流又出来从“文艺”的角度把苏轼的政治诗一
台湾的佛教与政治
作者:魏德东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湾佛教  佛教界  台湾政治  中国佛教  佛教组织  台湾社会  日本佛教  日本曹洞宗  日本化  日据时期 
描述:一九一五年,日本在台湾殖民已有廿年之久,社会趋于安定。但就在这时,台南市西来庵的在家佛教徒发起反日暴动,结果一千九百五十七人被捕,八百六十六人被判处死刑(后来一部分改判无期徒刑)。史称“西来庵事件”。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作者:邓广铭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1021  1021  1086  1086  传记  传记 
描述: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哲学思想
作者:马振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哲学思想  王安石 
描述: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哲学思想
王安石政治哲学探析
作者:崔珠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  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  价值意蕴  价值意蕴 
描述:行分贯通。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宋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对王安石的生平和学术做了相关论述。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王安石政治哲学的基础。王安石政治哲学的基础是其人性论和本体论。王安石
王安石政治哲学研究
作者:毕明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三代”理想  成性  法度 
描述:理想的伦理道德社会。概括来说,王安石心中的“三代”社会有两个主要特征:其一,它是一个以德性为基础的等级制社会,从这一点来看,王安石具有强烈的精英政治倾向;其二,它是一个道德理想国,从这一点来看,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