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景书中“溲”字之考释
-
作者:郁时威 来源:四川中医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寒论》 小便不利 《周礼正义》 《注解伤寒论》 《黄帝内经》 《金匮要略》 刺客列传 成无己 《国策》 王冰注
-
描述:亦作“饮器”。晋灼注曰:“饮器,虎子也。”孙诒让《周礼正义》:“虎子,盛溺器,汉时俗语。”《韩非子·喻老》:“饮器作(?)(溲)器。”《吕览》则作(?)(溲)杯”。《素问·痿论》:“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王冰注:“溲,谓溺也。”
-
王安石的《伤仲永》与金溪教育
-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的《伤仲永》与金溪教育
-
方仲永巧遇吕蒙
-
作者:江雅玲 来源:创新作文·初中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金溪 前时 江西 努力学习 读书 肯定 天资 三国时期 暗中摸索
-
描述:矣!”门外的方仲永听后闷闷不乐,便到酒坊大喝一顿。 “到底怎么了?我难道不是别人眼中的神童了吗?”方仲永自言自语,忽然眼前一黑,周围化作幻影,他在黑暗中摸索。不知怎的,眼前又出现了一片光明
-
“神童”长大后:“伤仲永”的现代启示录
-
作者:韩艳 来源:神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神童 学习生活 父亲 历史文化 王安石 现代启示 故事 长大 南开大学 底蕴深厚
-
描述:北宋大文豪王安石曾在其《临川先生文集》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仲永"的神童,五岁便可指物作诗,天生才华出众,因后天自己不愿学习和被父亲当做造钱工具而沦落成一个普通人。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
《伤仲永》教学实录及点评
-
作者:程翔 李天英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学生参与 同学 文言文 教学方式 学习 老师 解决问题 普通人 注释
-
描述:的?没有。这说明只看《伤仲永》的正文,看第一遍,没有看懂。这很正常,要知道像这种文言文,看第一遍,只看正文,是看不懂的。下面就要看第二遍,看第二遍的时候要看注释,请拿起笔来,一边看,一边用笔圈点勾画—下
-
钱仲联与无锡国专王英志
-
作者:暂无 来源:苏州大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余生也晚,加上孤陋寡闻,于1979 年投拜钱仲联老师门下之前,竟 不知历史上曾有过国学重镇———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一事。即是现在对 无锡国专也知之甚少,頗 有点数祖忘典,很是惭愧。是在追随钱仲老学 习
-
缘事论析 警醒动人——《伤仲永》的艺术特色
-
作者:张汉清 方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析 王安石 重要性 后天学习 唐宋八大家 警醒 艺术特色 变化过程 青年时期 文章
-
描述: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章笔力雄健,识解超群,具有巨大的服人力量。《伤仲永》是王安石青年时期写的一篇短文,它通过方仲永由神童沦为“众人”的故事,论析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文章缘事论析,警醒动人
-
给思维一个自由空间——《伤仲永》授课一得
-
作者:周燚 来源:贵州教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由空间 王安石 生存本领 先人 思维自由 旅程 教师与学生 以人为本 高考文科 北宋文学
-
描述:给思维一个自由空间——《伤仲永》授课一得
-
刘绍武论仲景辨证论治方法浅析
-
作者:任添华 李伟 张淑文 来源:中医药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寒论 辨证方法 研究
-
描述:<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撰于三世纪初.现存较早的有明·赵开美影宋刻本<伤寒论>(简称"宋本")和金·成天已<注解伤寒论>(简称"成本"),张仲景以六经辨证为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大法以条文形式作了论述. ……
-
也谈王安石的人才观——由《伤仲永》的评价说开去
-
作者:詹龙雨 来源: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初中 语文教学 伤仲永 王安石 人才观 写作目的 艺术效果
-
描述:学而能诗的‘突发’的天才,反映了作者认知上的局限.”究竟如何看待方仲永的“通悟”呢?是认为反映了王安石认知上的局限或思想中的唯心主义,还是看成作者为了写作目的、追求某种艺术效果而有意为之?依我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