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455)
报纸(1118)
学位论文(175)
图书(173)
会议论文(4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798)
地方文献 (64)
红色文化 (53)
地方风物 (23)
宗教集要 (11)
才乡教育 (7)
文化溯源 (6)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1(595)
2010(546)
2009(483)
2007(404)
1996(229)
1994(209)
1985(129)
1982(78)
1979(36)
按来源分组
语文教学与研究(71)
皖江晚报(8)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
安庆晚报(2)
白城日报(2)
中华书局(2)
艺谭(2)
新语文学习(高中)(1)
今日中国出版社(1)
中国医疗保险(1)
《游褒禅山记》体裁辨析
作者:秦豪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古代游记  游记体  文学作品  体裁  唐宋八大家  辨析  创作方法  古代散文  王安石 
描述:《褒》文作为说理文,注
谈《醉翁亭记》中“也”字句的运用
作者:徐定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醉翁亭记  欧阳修  语言特色  运用  语言形式  王安石  全文  节奏感  创造性  辛弃疾 
描述:为什么要采用这样一种独特的句式? 王安石曾在《祭欧阳文忠公》中,对欧阳修的人格和文风作过极高的推崇和评价,并说:“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这番中肯之言,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更
苏洵年谱
作者:曾枣庄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川  县志  欧阳修  苏洵  王安石  墓志铭  张方平  进士及第  苏轼  士大夫 
描述: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眉山县志》卷一:“眉山古称形胜地。唐《通义志》云:‘峨眉揖于前,象耳镇于后。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广舆记》云:‘介岷峨之间,为江山秀气所
宋代统治阶级在撰修国史上的斗争
作者:张孟伦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神宗实录》  王安石  太祖实录  国史  司马光  史官  撰修  范祖禹  太宗实录  统治阶级 
描述:分述于下。
论苏轼的“自是一家”说
作者:徐中玉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文艺创作  柳永词  白羽  词为艳科  积贫积弱  作品    艺术 
描述:阕,云: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诗一词,精神、意境大致相同。虽政见与倡行新法者不合,正当四十岁壮年的苏轼却并不想一味发泄他的牢骚,而总牢记着西北方面的边患,宁愿领兵去抗敌。“会挽雕弓如满月”,“白羽犹能效一挥”,诗人不仅有激昂的雄心,而且充满着清除边患的壮志。但我们在这里将不
关于李商隐诗歌的评价问题
作者:吴调公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商隐诗歌  义山  杜甫诗  思想性  刘克庄  王安石  艺术性  诗话  思想内容  政治诗 
描述:杜无以过也。”他之推崇杜甫大概是因为杜甫的“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子美画象》)。而他之所以喜爱李商隐,尽管和他认为李的学习杜甫诗律有关,但更重要的可能还因为李的部分诗篇中有着杜甫的具体而微的“沉郁”精神。这从他所欣赏的李诗,可以得到证明,那些诗不是什么《无题》诗,而多属有关忧乱伤时之意和苍凉浑健之音的警句。
李商隐对北宋诗坛的影响
作者:吴调公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商隐诗歌  王安石  黄庭坚  独特风格  杜甫  中国文学史  北宋  学杜  屈原  叶梦得 
描述:、杜,李商隐的思想和艺术的造诣自然是不如;然而作为晚唐诗坛别具一格的奇葩来说,他不仅善于承传古人,对后代也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发挥了作
历代著名学者治学论文述略--《历代治学论文书信选》前言
作者:羊春秋  来源:常德师专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书  著名学者  文学家  内容与形式  大诗人  三境界  张文学  “灵感”  王安石  怀瑾握瑜 
描述:。虽时代迥异,好尚大殊,而汲深引长,掇采摛芳,亦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
菊花
作者:彭静山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菊花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陶渊明  翰林学士  苏东坡  园林  黄州  警世通言  苏轼 
描述: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东坡见诗大笑,自思黄花是指菊花,由晋·陶渊明爱菊,颇为文人所重。开于深秋,
“奇才”与“不奇”
作者:阎慰鹏  来源:父母必读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家  我国古代  幼年  王安石  现实生活  晋书  人论  成就  晚年  言语 
描述:奇才"。然而,王羲之的幼年却并不奇。《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羲之幼讷(音nè呢·去声,言语迟钝)于言,人未之奇",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孩子。他的书法呢?开始也没有什么奇特之处,还不如当时的书法家庾翼、郄愔呢!到了晚年,他的书法才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