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熙宁兴学研究
作者:吴小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熙宁兴学  熙丰变法  中国古代教育 
描述:北宋中期,在王安石主导和宋神宗支持下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兴学运动,史称“熙宁兴学”。这一次兴学运动在熙丰变法时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同时,它在教育制度上作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也对中国古代社会后期的教育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对“熙宁兴学”的方方面面作一些探讨和分析。
《诗经新义》研究
作者:张洁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诗经新义》  基本框架  《诗序》  诗学价值观 
描述:努力揭示出《诗经新义》的内在体例与诗学价值观,并从中挖掘出《诗义》对宋代的深刻影响,因此,命名为《<诗经新义>研究》。通过对《诗经新义》训释特点和训释体例的研究,尝试将蕴涵其中的王安石
江淮官话入声研究
作者:石绍浪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江淮官话  入声  声调类型  韵母类型  韵尾  入声舒化  北部吴语 
描述:讨论了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的分界线以及南部与其他方言交织分布的状况。总结了前人对江淮官话、特别是对江淮官话入声的研究,分析已经取得的成就、指出尚存的不足。第二章,江淮官话的语音特点。简单描写比较了江淮
王安石与佛教关系研究
作者:邱海燕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佛教  佛学知识  儒学 
描述:来看他与佛教的关系并非一句简单的界定所能描述的。所以笔者首先从王安石的佛教背景入手来分析王安石的佛教因缘、佛教态度、佛教知识,为了行文方便将其佛教态度分成三个时间段加以解构。清晰认识王安石的佛教态度,理清王安石与佛教之关系,正确认识王安石思想的佛儒关系,也是文章所旨。彻底解决上述问题非本文所能,若能为上述问题的解释乃至解决开辟一扇窗口,则不枉此作矣。
浅析《周礼》与青铜器研究
作者:马军霞  来源: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商周青铜器  个案研究 
描述:利用青铜器研究中的典型个案,从青铜器的出土环境、青铜器的功用、青铜器的合金及其铭文等方面论证了《周礼》内容真实可靠性。
论民国年间的昆剧研究
作者:朱恒夫  来源: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剧研究  民国年间  戏曲研究  传奇  明清戏曲  汤显祖  中国戏剧史  昆腔  曲谱 
描述:昆剧进入民国年间之后,由于受衰败的经济、腐朽的政治、连绵不断的战争与多元艺术形式兴起以及自身陈旧的艺术表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空前地没落。青木正儿慨叹在北京看不到昆剧,只是到了上海徐园才看到童伶的演出。他所说的是昆剧传习所的学员演出。然而,
11月4日至9日,香港进念十面体与江苏省昆剧院合作的《临
作者:郭娟  来源:经济观察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进了旧江宁学府的门,一路走到尽头,左转,兰苑剧场,下午《临川四梦汤显祖》彩排,演员还没到,只有些沉默、利落的香港人,安静地把线接好,偶尔开口,也是粤语。过了一会演员出现了,带进来大量的南京话,两种语言缠在一起,彼此借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寒暄问好,他称呼他们“老师”,他们称呼
清新活泼 生气盎然——浅析殊《破阵子》
作者:何绍袖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破阵子》    活泼  清新  生气  《珠玉词》  北宋词人  几道 
描述:殊(991—1055),北宋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几道之父。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有《珠玉词》。
从词语意象看几道词的苦情世界
作者:王慧刚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小山词》  词语意象  苦情 
描述:几道是北宋著名的小令词人,他的《小山词》情感真挚,感人腑肺,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作为一位“古之伤心人”,他的词中有很深的“悲苦”情结,通读其词,可以发现一组组的感伤词语和意象。文章中选取了《小山词
几道、朱淑真词的女性形象之比较
作者:翁源昌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朱淑真  女性形象  比较 
描述:文章通过对几道、朱淑真词作中的女性形象、女性画面描摹及人物生活场景等方面的分析比较,认为几道与朱淑真在以女性为描摹对象的词篇里,呈现出各自的书写特点。与男性词中以实质个体为主的女性形象相比,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