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822)
期刊文章(1706)
学位论文(75)
会议论文(34)
图书(3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491)
地方文献 (96)
地方风物 (33)
才乡教育 (17)
非遗保护 (11)
宗教集要 (10)
文化溯源 (5)
红色文化 (4)
按年份分组
2013(135)
2011(240)
2010(775)
2009(320)
2008(272)
2007(142)
1998(37)
1997(45)
1994(39)
1990(28)
按来源分组
中国文化研究(6)
科学中国人(3)
科技中国(2)
通信世界(2)
孔子研究(1)
中国远程教育(1)
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1)
三明学院学报(1)
艺术.生活(1)
学术动态(1)
若即若离之祈盼与无奈:浅谈《牡丹亭》创作与"童心说"的关系
作者:曹光琴 高钏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童心说  童心说  祈盼  祈盼  无奈  无奈 
描述:仅为作者喜爱,亦为世人推崇,产生过轰动效应,又具有深远的影响.
《临川四梦》的地方特色与赣东民间演剧的关系
作者:李雪萍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临川方言  临川方言  赣东民间演剧  赣东民间演剧 
描述:《临川四梦》旦、生用韵基本规范,但净、丑、贴、末等次要角色的戏剧场面活泼鄙俗,多用方言俗语,体现出浓重的赣东民间风情和演剧特色。这种现象在同时代的昆腔传奇曲家中是不可能有的,这是汤显祖临川四梦最鲜明的特色。
招行副行长李浩获最佳投资者关系
作者:暂无 来源:厦门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吴汀煌 万沁人)近日,英国《投资者关系杂志》在香港举行了2010年度投资者关系大中华区会议及颁奖典礼,招商银行副行长李浩荣获“亚太区首席财务官最佳投资者关系奖”,同时获得“中国内地首席
刘芳菲拒谈王益案“这事跟我没什么关系!”
作者:暂无 来源:温州都市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刘芳菲其人】 出生于内蒙古的刘芳菲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汉族,于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毕业。现为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国际部节目主持人,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文化专题部节目主持人。2006年、2007年、2008年,刘芳菲曾连续三年主持央视春晚,不过随后便消失于春晚主持群。 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
对老子之“礼”、周公之“礼”和孔子之“礼”关系的再认识
作者:许彦龙  来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子  孔子  周礼  道德  仁义 
描述:定并非指向同一层面,但内在的精神具有一致性;二者都对周礼进行了批判性改造。
礼乐传统:中华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之关系研究
作者:长北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艺术  传统文化  礼乐传统  孔子  孟子  《礼记*乐记》  《周礼*考工记》 
描述:统进行改造和扬弃.
胡应小说分类思想研究
作者:洪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小说著录  文学分类  胡应思想 
描述:分类对后人是有一定影响的,纪昀、鲁迅都吸收借鉴了胡应的小说分类观,今人的分类实践,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胡应小说分类方法的启示,均能从体制、风格、题材等多种角度宋思考小说分类问题。 分析胡应
王应《诗地理考》研究
作者:张绍冬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应  《诗地理考》  考释内容 
描述:的《〈诗地理考〉校注》,论文仅刘石《〈四库全书总目·诗地理考〉略》、陈叙《诗地理考》、石玉《王应〈诗地理考〉研究》三篇,数量极少且多未做深入研究讨论其得失。因此,对本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功过得失
王应汉代文献研究述论
作者:杨毅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应  汉代文献  学术渊源  学术特色 
描述:。在文献文本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宋人对汉学态度这一角度,将王应置身于南宋政治背景及学术背景之中,采用材料比勘及统计的方法,通过分析王应对汉学的态度,揭示王应的学术渊源、学术特色及成因,并力图解释
革命者应德1923年的经济生活
作者:暂无 来源:热道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小钱庄,进了总部设在上海的中国棉业银行,短短几年,就做到了银行出纳股主任的位子。 但据说此人在钱庄做事时就不太安份,老是想着要“弃商务农”。18岁那年他去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按当时知识阶级的时尚,照片背后他题了两句诗,写的是:学商何如学农好,想共乡人乐岁穰。19岁那年的春天,看到报上的招生广告,他给南京省立第一农校校长写了一封信,痛陈他的“好农之志”。大意是,他虽知在商亦可救国,但商场凶险,贪利忘义,媚上咒下,改革又非小商人所能,求高职又非昧着良心不可,所以他只有逃跑。校长先生劝他暂且不要辞去钱庄职务,救国固然重要,饭碗更是重要。再加上父亲的阻拦,搞得他一时很是痛苦。在给张东荪的一封信里,他说要痛下决心,投身农界,“改良农业,造福农民”。 一个人成天在铜钱的气息中讨生活,偶尔做做乡村梦也算是浮上来透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