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晋小说观之再认识
-
作者:孟昭连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观念 魏晋小说 创作小说 魏晋时期 虚构意识 小说理论 胡应麟 小说创作 中国小说史略 山海经
-
描述:乎众口一词地认定只有到了唐代,自觉创作小说的时代才真正开始,而魏晋六朝并非小说创怍的自觉时代。然而,如果我们能全面考察魏晋时期的小说理论和创作实践就会发现,上述结论并不准确,有重新认识魏晋小说观念的必要.
-
刘绍棠小说与传统评书
-
作者:裴军 来源: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人生 小说 传统评书 关系
-
描述:刘绍棠早年的生活经历,使他秉受传统评书的雨露滋润,在小说创作中,他大量借鉴传统评书的艺术表现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乡土小说风格。
-
胡应麟论魏晋南朝史学——明代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之一
-
作者:王嘉川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明代 魏晋南朝 史学评论
-
描述:果代表了明代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水平。
-
论晏几道和他的《小山词》
-
作者:蔡欢江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感伤 感伤 歌妓 歌妓 梦 梦 酒 酒 冲突 冲突
-
描述:,但最主要的还是为了从她们那里寻求情感的寄托。小晏对歌妓不免抱有些许狎玩的态度,但在他的词作中还是更多地流露出对歌妓真切的同情与深深的爱慕。在《小山词》中还有许多对梦与酒的描写。在梦境与酒醉的描写中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类书——《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文献学的成长》
-
作者:曾贻芬 崔文印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书经籍志 吕氏春秋 王应麟 太平御览 起源 类书 刘劭 各家学说 典籍
-
描述: 类书的起源及特点魏晋时,以文献内容性质为分类原则编纂而成的类书开始出现。宋王应麟认为:“类事之书,始于《皇览》。建云台者非一枝,成珍裘者非一腋,言集之者众也。”《玉海》卷五四)据载《皇览》是魏文帝
-
王安石文章论
-
作者:周楚汉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道法 文章论
-
描述:文章论述了王安石的古文、贯道、言志、实用、审美、言意、风格的文章理论。他的“道法”文章论不仅开启了明代“意法”、清代“义法”的文章论,而且对建构现代文章学理论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
九朝会里的魏晋风
-
作者:马超 来源:商业文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人士大夫 科举制度 中国文化 协调关系 商业活动 苏州园林 文化现象 牡丹亭 文化活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
-
描述:会馆是旧时代科举制度和工商业活动的产物,大概是在明清两朝定都北京之时,为了满足赶考学子的食宿问题以及京城各工商团体协调关系,联络感情而形成。因此,它成为了当时各界人士政治和文化活动的中心,也留下了
-
从常用意象看晏几道词中“情”的遥远与虚幻
-
作者:吴昀珊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词 意象 书信 酒 梦
-
描述:晏几道的小山词虽取境狭窄,但他在小令中呈现出的至情世界让他在词界占取一席之地。小晏词多抒发离别与追忆的愁怨,所用意象集中在书信、酒和梦上。这些意象使小晏词的情体现出一种与现实遥远相隔,不可触碰的虚幻
-
药山禅指要
-
作者:本光 来源:法音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洞宗 洞庭湖 李翱 公案 荆棘林 禅道 自然生态环境 沙弥 深海底 禅僧
-
描述:药山禅指要本光三十六世药山惟俨禅师湖南澧州药山惟俨禅师,禅道继承石头希迁禅师。希迁禅师乃青原行思之惟一得法弟子。青原系六祖慧能上首法嗣。以故,惟俨禅师禅道与从上祖师一脉相承。师住澧州药山,大弘禅道
-
《牡丹亭》源自药名诗
-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作品讲述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表达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读来感人至深。没想到,这部历史名剧的创作,竟是受到一首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