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07)
图书(121)
学位论文(93)
报纸(64)
会议论文(5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77)
地方文献 (25)
宗教集要 (15)
非遗保护 (9)
地方风物 (7)
红色文化 (2)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3(93)
2012(148)
2011(123)
2010(100)
2009(98)
2000(37)
1995(37)
1988(42)
1986(30)
1960(12)
按来源分组
知识窗(2)
当代职校生(2)
中华学苑(2)
作文升级(1)
乡镇论坛(1)
青少年日记(1)
公民与法治(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袁崇:城市不应是权贵的城市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特大城市  城市人口规模  权贵  经济社会问题  管理问题  政府控制 
描述:近年来,由于许多城市尤其特大城市管理问题此伏彼起,政府控制城市人口规模逐步由议论开始转为行动。控制城市人口规模,涉及诸多经济社会问题,必须慎重对待。
吴炳:三星堂用心打造放心茶
作者:庄锡成 曾秀钗  来源:中国市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泉州市  泉州市  养生文化  养生文化  吴炳  吴炳  福建省  福建省  品牌  品牌  茶叶生产  茶叶生产  国内  国内  生物科技  生物科技  创业  创业  健康问题  健康问题 
描述:他,高挑的个头,简朴的穿着,成熟稳重的脸宠流露着善意。他,矫健的身材,从容的言行,慈祥和蔼的眼睛闪烁着睿智。他,就是国内养生茶业界的一颗新星,福建省泉州市"三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炳
孔子说诗的观念要求与价值取向探析
作者:刘春雪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无邪”  “诗言志”  周礼  孔子  价值取向 
描述:孔子生活在用诗的时代,他的"思无邪"是从春秋实用角度对《诗三百》道德教化价值所作出的评价,是对诗的价值判断。其"诗言志"之"志"是指用诗人着志,是理性的、功利的,但以恢复周礼为己任的孔子来说
“日影千里差一寸”观念起源新解
作者:徐凤先 何驽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影千里差一寸  周髀算经  周礼  陶寺  王城岗 
描述:,也就是《周髀算经》和《周礼》所记载的两个夏至日影长度;通过对早期长度和距离的分析证明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接近当时的1000里。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文明史上日影测量和大范围地理测量相继开始的特殊时期,由此
北朝讲武考论
作者:陈志伟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朝  皇帝  讲武  周礼  讲武礼 
描述:北朝诸政权多为少数民族所建。北方人民豪放武勇,尚武成风;北朝帝王重视武备,频行讲武。"讲武"于先秦即已产生,然史料疏简,此后各代,亦乏记载。北朝讲武骤增,通过讲武,提高了国家军事实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唐宋以后"讲武礼"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克己复礼为仁”的因果必然性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张自慧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周公  儒家  周礼  克己复礼 
描述:人们通过"克己复礼"可以达到"仁"的境界。"克己复礼为仁"的命题同样适用于今天的中国和世界,它将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类全球伦理的建立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三礼”郑玄注中古今语考察
作者:熊果 易柳清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周礼  仪礼  礼记  古今语 
描述:本文考察《三礼》郑玄注中的古今语。文章认为,古今语不同于古今字,古今语是表达同一事物而古今使用不同的名称,跟文字的使用无关。通过考察《三礼》郑玄注中的古今语,我们不仅可以弄清古今语与古今字的区别,而且可以从中了解古时的语言面貌。
郑玄礼学二题
作者:刁小龙  来源:书目季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周礼  藏兵  用兵  五祀 
描述:郑玄礼学二题
从《周礼》看周王室的家庭教育
作者:吴玮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周王  家庭教育  王室子弟 
描述:参考。其中,《周礼》是一部先秦时期周代政制理想建构的典籍,其中涉及到许多周代的政治制度,对周王室家庭教育内容的记载也颇为丰富。因此,本文以《周礼》中记载的周王室家庭教育为主要内容,运用现代家庭教育学
周礼》中赦免制度研究
作者:赵文卓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赦免制度  类型  特点  可信性 
描述:的主要特点。《周礼》中的赦免制度主要以减刑为主,体现了恤刑、慎罚,王权至上等思想,反映了东周社会的过渡性特征。通过《周礼》赦免制度这一个案研究表明,中华法系自源阶段就蕴寓公权至上等诸多特质,从而有别于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