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崔莺莺、杜丽娘和林黛玉三个女性形象的比较
作者:高雪芳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形象  崔莺莺  杜丽娘  林黛玉  红楼梦  封建礼教  牡丹亭  西厢记  贾府  爱情 
描述:在中国文学史上,《西厢记》、《牡丹亭》和《红楼梦》是三部成就很高的作用,我们的文学大师在这三部作品中分别塑造出了崔莺莺、杜丽娘和林黛玉三个各具奇姿异彩的典型形象。崔莺莺是相国的小姐,杜丽娘是太守
文学瑰宝 经典佳作——小议文学题材邮票
作者:吴刚  来源:集邮博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国演义  邮票  文学题材  中国古典戏剧  西厢记  牡丹亭  发行  金陵十二钗  古代神话  红楼梦 
描述:军》、《白蛇
文学常识备考妙法
作者:陈益林  来源:中学生天地(C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文学  红楼梦  牡丹亭  列夫·托尔斯泰  三国演义  常识  李清照  王实甫  西厢记 
描述:一、荒诞联想法借助于荒诞而有趣的联想,将一些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文学常识联缀在一起,又好玩又好记。如:汤显祖精心打造了《牡丹亭》,倾情上演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只好在一旁大叫《窦娥冤》。
两种爱情追求的展现:再读《西厢记》与《牡丹亭
作者:侯春慧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教研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剧  展现  西厢记  文学作品  主题之一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牡丹亭  永恒  不变 
描述:生死不渝的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不变讴歌的主题之一.<西厢记>和<牡丹亭>一为现实主义剧作,一为浪漫主义剧作,同是爱情剧的杰出作品.
从《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看元明清时期女性意识的觉醒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大视野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清  元明清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觉醒  觉醒  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  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 
描述:和个体价值的心路历程,旨在探索我国女性主义文学发展前身的女性意识觉醒。
红楼梦》:女性意识觉醒之丰碑:兼与《西厢记》、《牡丹亭
作者:文迪义  来源:山花(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意识觉醒  红楼梦  西厢记  牡丹亭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继承与超越  “三从四德”  封建社会 
描述:唤和讴歌女性意识的觉醒。《红楼梦》继承了《西厢记》、《牡丹亭》中讴歌女性、讴歌爱情的主旨,但大大超越了它们,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表现女性意识的最高峰。笔者拟从女性意识觉醒的角度来谈谈《红楼梦
情·欲·爱:论《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爱情观的演变
作者:章芳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红楼梦       
描述:从《西厢记》到《牡丹亭》再到《红楼梦》,中国古代爱情取向与婚恋观念发生了由情到欲再到爱的演变 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人们逐渐舍弃了两貌相取的失之肤浅和两性相悦的流于庸俗,而最终肯定了两心相知的臻于完美
试论《红楼梦》对《西厢记》《牡丹亭》女性意识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郭梅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红楼梦  红楼梦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描述:完成的。崔莺莺重爱情轻功名,体现了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杜丽娘为情而死、为情复生,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进一步张扬。林黛玉蔑视功名利禄,要求独立自由,看似柔弱,实则坚韧,其女性意识是对崔莺莺、杜丽娘的继承和超越。
汤显祖与《红楼梦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玉茗堂四梦  曹雪芹  红楼梦  梦境  情至观 
描述:汤显祖剧作中的梦境构思和描写,以及所极力讴歌的“情至”观,曾给予《红楼梦》一定程度上的借鉴 与启迪。曹雪芹借汤显祖剧作,丰富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从而深刻揭示了“红楼”由盛转衰的历 史命运。汤、曹
常读常新牡丹亭:读《牡丹亭·游园》随感
作者:高青  来源:吉林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红楼梦  红楼梦  爱情  爱情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游园  游园  古典戏曲  古典戏曲  死而复生  死而复生  园林  园林 
描述:美、情爱之美和理想之美",最终被它感动,是因为那个青春和美艳的化身,至情与纯情的偶像——杜丽娘。其实,这样的书是可以作为案头书的,常读常新,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