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古至情梦中梦
-
作者:韦纳斯 来源:今日湖北·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梦 画 魂 虚实
-
描述:《牡丹亭》完美地将“至情”与“至美”相融合,通过梦、画、魂等一系列如梦似幻、亦虚亦实的情节设置,虚实结合,曲折离奇又至深至诚,达到了独步千古的艺术效果,同时对展现“至情”的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
“至情”女性杜丽娘的现代意识
-
作者:何京敏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形象 思想意识 杜丽娘 至情 《牡丹亭》 古典戏剧 个性解放 精神自由
-
描述: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之作《牡丹亭》,成为我国古典戏剧园地中最绚烂的一枝奇葩。汤显祖以“至情”论铸造的女性形象杜丽娘,以其贯通生死虚实之间、如影随形的“至
-
至情之花:吴炳和他的戏剧创作
-
作者:武文玉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创作 论争 至情 临川派 剧作家 汤显祖 沈璟 戏剧史 派别 艺术
-
描述:极大影响了后来者创作的著名戏剧论争,而是继承。吴兵生活在中国戏剧最繁荣和成熟明代后期,从小就热爱戏剧,醉心于汤显祖《牡丹亭》所表现的那种饱含着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至情,而且,临川派在戏剧创作上所追求
-
《紫钗记》中李益形象的重塑与至情主题
-
作者:马芫硕 来源:文学教育(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汤显祖 《霍小玉传》 李益 形象 至情
-
描述:的一面.本文尝试以对李益形象的重塑为切入点,来探讨《紫钗记》中的至情主题.
-
法律 至情 结构:沈璟、汤显祖、李渔填词观及其对传奇文体本
-
作者:王铭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奇 填词 法律 至情 结构
-
描述:”,看重“自然灵气”,主张“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强调创作主体情感的抒发,强调文学的生命力呈现。《牡丹亭》即是“至情”...
-
汤显祖的“至情说”和“灵气说”再评价:兼与袁宏道的“性灵说
-
作者:徐国华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至情 灵气 袁宏道 性灵
-
描述:“情”和“灵”是汤显祖文学思想中两个重要范畴。在汤显祖的文艺理论体系中,如果说“情”是文艺的基础,那么“灵”就是文艺的生机。袁宏道的“性灵说”在文学思想上通向汤显祖的“至情说”和“灵气说”,与此相
-
对奇灵之文与至情人生的执著追求——从汤显祖的交游看其隐于市
-
作者:孙丹虹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边缘人 市井 奇灵之文 至情 俗文学
-
描述:作为明代中晚期的曲作家,汤显祖的地位是至高的。他虽不是成功的仕人,但却是成功的作家。在其与社会的边缘人的接触中,形成其独特的审美理想。其俗文学的创作对当时其他作家及市井中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汤显祖决定隐居市井,与这些边缘人的接触是息息相关的。
-
《牡丹亭》之情
-
作者:辛昕 李成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至情
-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继承和发展了元曲的精华,在明代相对宽松的社会思想条件下,凭借着汤显祖的绚丽文采,而与西方的莎士比亚齐名。本文结合杜丽娘、柳梦梅的形象分析,阐明了"情为何物
-
《牡丹亭》之情
-
作者:辛昕 李成 来源: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至情
-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继承和发展了元曲的精华,在明代相对宽松的社会思想条件下,凭借着汤显祖的绚丽文采,而与西方的莎士比亚齐名。本文结合杜丽娘、柳梦梅的形象分析,阐明了"情为何物
-
从《牡丹亭》透视汤显祖的情感追求
-
作者:赵琳娜 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真情 真情 至情 至情 时代意义 时代意义
-
描述:本文通过对《牡丹亭》情节及杜丽娘形象的简要分析,论述了汤显祖对真情和"至情"的热烈追求,并分析了汤显祖"真情"说的思想渊源及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