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甲谈上海昆剧团赴京演出
-
作者:徐城北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副主席 首都 上海昆剧团 唱腔 演出 严寒天气 动作 中国京剧 牡丹亭
-
描述:,并诚恳征询对“上昆”此次演出的意见。
-
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我的昆曲专场演出
-
作者:顾卫英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演出 牡丹亭 杜丽娘 表演艺术 长生殿 中国戏曲 观众 演员 博物馆
-
描述:举办个人表演艺术专场,是每位青年演员都希望能够得以实现的庄严梦想。在我从事昆曲艺术的学习、演出和教学的17年如歌岁月中,尽管经历过诸多的挫折乃至艰难的历练,但却在最近的四年中,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
-
论《牡丹亭》的和谐
-
作者:辜霞 甄山川 来源:商品与质量(焦点关注)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
-
描述:本精神的和与中的.《牡丹亭》的和谐表现在感性与理性的和谐、语言风格和人物的和谐、典雅与通俗的和谐、虚与实的和谐.
-
《审音鉴古录》和《缀自裘》中《牡丹亭》演出形态的差异
-
作者:刘庆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审音鉴古录 缀白裘 舞台流变
-
描述:演出流动变化的复杂性以及戏班和演员从剧场效果出发经营剧目所作的努力。
-
至情牡丹亭―汤显祖《牡丹亭》赏析
-
作者:梁秀玲 来源: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赏析 赏析
-
描述:《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一部浪漫主义杰作。它所描写的是一种“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爱情,对人的情欲有了肯定的描述,对理学禁欲主义进行了强烈的冲击,为受禁锢的人生打开了一扇窗户,从而达到了传奇
-
镂月为歌扇 裁云作舞衣:《楼会》的艺术个性
-
作者:岳美缇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老师 昆曲 表演 气质 演出 艺术个性 爱情 苏州 二郎神
-
描述:我是1985年去苏州向沈传芷老师学《西楼记》中的《楼会》《拆书》。以前只听说这几个戏里有好曲子,也曾学过几段,如《拆书》中的【一江风】【红衲袄】,《玩笺》中的【二郎神】等,但戏始终没有学,也没有看过老师们和同辈的表演。向沈老师学
-
1992-2005中国昆剧团体来台演出之《牡丹亭》音乐研究
-
作者:纪天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剧 曲牌 南北曲 牡丹亭 江苏省昆剧院 上海昆剧团 戴培德 张继青 华文漪
-
描述:演出於唱腔的採譜分析結果,提出其中顯現的改編創作特點;另一方面,由演員的演唱詮釋分析,歸結不同劇團、不同演員的演唱特色。第三章則經由後場音樂的採譜分析,說明各個演出的樂隊編制大小、樂器使用特色、樂隊配器
-
谈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演出及其意义
-
作者:何西来 丛小荷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特色 汤显祖 白先勇 牡丹亭 观众 昆曲艺术 演员 舞台 导演 美学
-
描述:上精益求精的良苦用心,包括某些细部打磨上尽善尽美的不倦追求,他以为“于我心有戚戚焉”。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谈三个方面的问题:白先勇是青春版《牡丹亭》的灵魂;青春版《牡丹亭》的艺术特色;青春版《牡丹亭
-
《审音鉴古录》和《缀白裘》中《牡丹亭》演出形态的差异
-
作者:刘庆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审音鉴古录 审音鉴古录 缀白裘 缀白裘 舞台流变 舞台流变
-
描述:演出流动变化的复杂性以及戏班和演员从剧场效果出发经营剧目所作的努力。
-
牡丹亭:杜丽娘
-
作者:张小晶 来源:中华儿女(书画名家)(海外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
描述:牡丹亭:杜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