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牡丹亭》中的情与理
-
作者:司国芹 来源:江苏科技信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情 理
-
描述:《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作者以情抗礼,让杜丽娘用“至情”战胜了“理”,把批判的锋芒直指禁锢人们精神的封建礼教,反映了人们要求思想开放、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重新审视其中情与理的关系
-
由《牡丹亭》看汤显祖的“至情”论
-
作者:张冰 张本昌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至情 杜丽娘
-
描述:作为“临川四梦”之翘楚,《牡丹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汤显祖“至情”的世界观。杜丽娘作为“至情”的化身,她对爱情生生死死的追求其实就是汤显祖对“情”的追求。本文尝试结合《牡丹亭》文本阐释汤显祖的“至情”论。
-
论汤显祖《牡丹亭》的深层意蕴
-
作者:苏天宇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至情”论 讽世意识 悲剧意识
-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品,在一对青年男女梦中相会、因情而死、死而复生的故事中,汤显祖以言情之文表达着自己理性思考的内容,《牡丹亭》集中体现了汤显祖宣扬的“至情”论,并且具有强烈的讽世
-
《牡丹亭》副词研究
-
作者:王盼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副词 语法功能特征 语义含义
-
描述:度较高,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的语言使用情况。所以,对《牡丹亭》中的副词进行研究有较大的空间和价值。本文主要采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比较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定性描写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陈述与解释相结合
-
《牡丹亭》介词研究
-
作者:李惠群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介词 分布 句法 语用
-
描述:相结合,对《牡丹亭》中的介词一一作具体、系统的分析,同时将介词的语义、句法、语用功能也作了一定的研究。本文共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概况、研究方法、语料说明等。第二章
-
用《牡丹亭》将年轻人唤回剧院
-
作者:暂无 来源:武汉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昆曲义工”白先勇——
本报讯(记者黄丽娟)1937年出生的白先勇醉心昆曲,退休后以“昆曲义工”自居,不遗余力推广昆曲。2004年制作青春版《牡丹亭》,在内地、港台,以及新加坡、美国、英国
-
“《牡丹亭》让我这辈子梦圆了”
-
作者:暂无 来源:扬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能演牡丹亭,是每一个花旦演员的梦。我演了这么多年,这辈子梦圆了。”趁后台的化妆间隙,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梁谷音无比感慨地说,从艺几十年,她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昆曲人物,然而《牡丹亭》在她心中始终
-
她在伦敦演绎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都市女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当地时间9月16日,中国设计师吉承(左)与中国奢侈女鞋品牌SHEME在伦敦时装周的时尚前沿展厅发布以“牡丹亭”为主题的2014春夏设计,透出的神秘风韵与东方情调,吸引了众多国际时尚人士的关注
-
《牡丹亭》精华本在济南上演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0月18日,演员在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精华本中表演。当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四届“文华奖”参评剧目、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精华本在济南上演。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改编自明朝汤显祖作品《牡丹亭
-
《牡丹亭》的梦幻之美
-
作者:暂无 来源:文摘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人人心里都掩映着一片园林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牡丹亭》,因为在最近这几年中,青春版、厅堂版的《牡丹亭》演出了很多次;大家可能也知道杜丽娘,这样一个美丽的太守之女,她的生死缘起都因为一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