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礼》“八议之辟”考论
-
作者:温慧辉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特权法 《周礼》 八议之辟
-
描述:《周礼》中的八议制度应形成于战国之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当时就存在如此系统的规定,不排除《周礼》作者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整理完善的可能。八议制度是贵族官吏司法特权的集中表现,对中国后世的法律制度影响深远。
-
宋代周礼学文献述论
-
作者:夏微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周礼》 周礼学
-
描述:宋代的《周礼》学文献数量明显增加,内容更加丰富,大致可分为传说、分篇、专著、图谱四类;宋代《周礼》学文献在训诂上喜与郑、贾立异,并多以义理解经;宋代《周礼》学文献具有珍贵的经学、史学、文献学价值。
-
论东汉周礼学兴起的文化问题
-
作者:许结 来源: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文献研究 文化政策 今古文 士文化 古代官制 春秋 政治制度 光武帝 王莽 公羊
-
描述:休的历史公案。本文无意于此,而是拟从学术史之变迁的角度对周礼学为何兴起于东汉这一问题作些散点式的探讨,以期予周礼学史的研究有所建言。
-
李觏《周礼》学述论
-
作者:夏微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李觏 上海古籍出版社 述论 庆历新政 儒家经典 四库全书 思想家
-
描述:政论性、学术性的文章。李觏经常在这些文章中援引《周礼》并加以诠释,以阐述自己的思想。《周礼》既是李觏学术思想的经典依据,也是其功利思想的理论源泉,可是学术界对李觏的研究多聚焦于他的功利思想,其《周礼
-
《周礼》中的玉器贡赋制度
-
作者:叶友琛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代 玉器 贡献 制度
-
描述:文章以《周礼》所载,结合考古及史料,对关乎周代玉器来源的有关制度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并认为,周王朝的玉器(包括玉料)来源,有王朝自营、王畿九赋、诸侯九贡等三个渠道;其中,王朝在国土内的直取和在直辖
-
宋代《周礼》学文献概况及特点
-
作者:夏微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文献 魏了翁 宋人 王安石 概况 井田制度 研究 名物 林希逸
-
描述:得贾《疏》而名物制度考究大备,后
-
论北宋蔡襄的理财思想——兼与王安石理财思想比较
-
作者:康武刚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节用 节用 富民 富民 富国 富国
-
描述:蔡襄和王安石都是北宋中期的政治家,通过这两次政治运动中主要参与者蔡襄的节用思想与王安石的开源主张,蔡襄的富民思想与王安石的富国思想两个方面理财的思想比较,也可以让我们从一个侧面对庆历新政、熙宁新法
-
《诗薮》的诗学思想研究
-
作者:周效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诗学思想 《诗薮》 文化语境
-
描述:古代诗歌发展和明代复古诗学进行了总结,其所涉及的观点、方法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古代诗歌的体系和思路,对文学批评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本论文着重揭示《诗薮》诗学思想的理论体系及其特质,分析其在明代及其整个中国
-
陈九川思想研究
-
作者:徐泉海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阳明 陈明水 良知 致良知
-
描述:感为二、体用不一之理路,在与聂、罗关于良知本体的论辩中,双江、念庵认为“心有定体”,明水则与之针锋相对,提出“心无定体”之说;关于阳明后学广泛讨论的良知与知觉、良知现成、无善无恶及万物一体等思想明水
-
陆九渊的“存心伦理”思想研究
-
作者:刘英波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存心伦理 责任伦理
-
描述:的内在面向,强调人们应该通过实践工夫存得本心、证觉心体;“存心伦理”还有一个“为人”的向外发用的面向,强调禀有天地之理的人们应该在社会角色中按照责任伦理行动。“存心伦理”的两个面向是互相贯通的一体两面。 陆九渊的存心伦理思想奠基于“心即理”这个基本命题。“存心伦理”作为实践的学问,关键在于“何以做成”。人们要破解“物欲”、“意见”的遮蔽,并通过立志、读书明理、师友互助、复其本心等方法证觉心体,以实现生命展开同天地、自然运转和谐而不滞。我们通过陆九渊的“为人之道”、“为人之教”、“为人之政”的阐发,说明“存心伦理”如何发用于人群社会、伦常日用之中,以践行责任伦理。 陆九渊的存心伦理思想是落实于生活实践中的生命的学问。虽然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生活世界发生了变迁,但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