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应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终极关怀(关于哲学研究的现状和出路
-
作者:陈晏清 石楠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哲学 终极理想 返本开新
-
描述:把握住中国社会的变化,使我们的哲学真正植根于现实生活之中,寻找出具体的达于终极理想的过路,从而重新焕发其青春。
-
企业职教部门进入自负盈亏的轨道应是职工教育改革的出路
-
作者:宁寿海 来源:北京成人教育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的职工教育如何改革?如何发展?成人教育如何适应加快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本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设想。希望成人教育工作者及关心成人教育的同志就这个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
-
自力更生研究应用新型采矿法应是矿山扭亏增盈主要出路
-
作者:周君才 宦秉炼 来源:采矿技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采矿法 矿山 扭亏 增盈 矿业经营管理
-
描述:自力更生研究应用新型采矿法应是矿山扭亏增盈主要出路
-
"以婚代职"不应是女大学生的人生出路
-
作者:杨红兵 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华南师范大学 人生 问卷调查 暨南大学 就业压力 心态影响 婚恋观
-
描述:近日,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学风就女大学生婚恋观等问题,通问卷调查了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广州主要高校的1700名学生.
-
“以婚代职”不应是女大学生的人生出路
-
作者:杨红兵 来源:教书育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婚恋观 华南师范大学 问卷调查 人生 就业压力 暨南大学 王学 物欲化 征婚广告
-
描述:近日,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学风就女大学生婚恋观等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了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广州主要高校的1700名学生。调查显示,由于近几年就业压力骤增,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更为现实,不少人受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心态影响,临近毕业时没有努力去谋职,而是选择去征婚。而这部分
-
发展合作经济应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出路
-
作者:暂无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农”问题 中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合作经济 土地产权
-
描述:发展合作经济应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出路
-
非则言非,是则言是的实事求是精神
-
作者:黄仁国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事求是精神 马克思主义 历史研究 历史学家 刘大年 印象
-
描述:《刘大年来往书信选》(上、下)二册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6年9月出版。《书信选》反映大年先生的学术精神以及他和史界学人的交往。本刊发表五则来稿,表达我们对大年先生的敬意和怀念。
-
论《牡丹亭》非爱情剧
-
作者:沈琴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非爱情剧 非爱情剧 情 情
-
描述:本文通过将《牡丹亭》与其他传统爱情剧所做的对比来说明《牡丹亭》与其他爱情剧的差别。从男女主角见面篇幅、情与性的关系和所表达的情感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传统意义上的爱情剧《牡丹亭》其实并非是爱情剧。
-
“非物质”的物质化生存
-
作者:暂无 来源:新经济导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质化 《牡丹亭》 民族歌舞 中国文化 国内外 昆曲 曲艺 皮影
-
描述:当德云社和郭德刚红遍大江南北时,难道相声迎来了第二春了吗?当青春版《牡丹亭》唱响国内外时,难道昆曲开始姹紫嫣红了吗?事实上不是。曲艺、皮影、剪纸、木偶、绘画、雕刻、陶瓷、建筑、各民族歌舞……各种形式的,代表中国文化的国粹面临着令人堪忧的景况。
-
墨子·非乐
-
作者:吉聊抗译注 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中国 先秦时代 音乐 理论 中国 先秦时代
-
描述:墨子·非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