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望文生义
-
作者:汪溶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家 苏东坡 问荆 苏轼 解放战争 意义 汉字部首 宋朝 解放区
-
描述::“拿竹去打马,就叫做‘笃’,不知道拿竹去打‘犬’,有什么可笑!”荆公又没有回答。东坡又问他:“‘鸠’字是九
-
欧阳修散文的特色
-
作者:振甫 来源:新闻战线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散文 古文运动 柳宗元 范仲淹 晚唐五代 宋朝 王安石 文章气势 攻击
-
描述:提倡古文,成为欧阳修的先驱者。第三,韩愈提倡古文,有柳宗元、李汉、皇甫湜等的响应,扩大了古文的影响;欧阳修提倡古文,有苏舜钦、苏洵父子、王安石、曾巩等人的响应,使得宋代的古文运动获得更深入的发展。
-
论北宋的体制之争
-
作者:胡安全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士大夫 宋朝 北宋中期 忧患意识 汉唐 文明体制 北方游牧民族 危机
-
描述:一、汉唐帝国的危机与宋人的忧患意识纵观宋朝历史,我们可以感觉到从君臣到一般士大夫的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根源于汉唐帝国的全面危机。这些危机主要有三点:一是贵族分立势力的猖獗;二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强盛
-
北宋科举制度简议
-
作者:张伟民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北宋 科举考试 诗赋取士 科举取士 进士 王安石 宋朝 地主阶级 宋太祖
-
描述:科举制度创置于隋唐时期,由国家定期分科考试,选取人才,分派官职。此后一直成为历代封建王朝选官的基本制度。到宋朝时,科举制度有了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北宋的科举制度略加探讨。
-
多才多艺的沈括
-
作者:王人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括 王安石 宋神宗 边界问题 辽朝 档案资料 地图模型 枢密院 宋朝 谈判
-
描述:视地形勘察。他曾利用巡视定州(今河北定
-
金溪今昔
-
作者:赵相如 来源:新闻实践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金溪 教育电视台 唐宋八大家 蚕桑 红壤丘陵 农民 学习机会 宋朝 科技兴农
-
描述:如果给以充分的学习机会,那么也许“唐宋八大家”会成九大家也说不定,或者宋朝如许的诗人、词人中又会多增加一个耀眼的新星。可惜的是,方仲永之父只把仲永这个儿子
-
观邮品话 “三阳开泰”
-
作者:李祖光 来源:集邮博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阳 邮票 明信片 王安石 吉祥语 邮品 易经 宋朝 谢林 农历
-
描述:每逢羊年,人们常想到吉祥语“三羊开泰”。古人称农历十一月冬至为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合称“三阳”。宋朝王安石的《谢林肇长官启》中有“三阳肇岁,万物同春”。又据《易经》
-
圈阅文件的由来
-
作者:杨东志 来源:秘书工作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件 圈阅 史料记载 宋神宗 公文 契约 呈文 文书 宋朝
-
描述:据有关史料记载,我国自“三国”时起,就有在文书、契约上“签名”、“签字”的风气,时人称之为“押”。据说,当时这样做,主要是表示身分,而后才有“已阅”的意思。关于圈阅文件的来历,有这么一个传说:宋朝
-
宋代文豪的会计情结
-
作者:陈文华 贾国军 来源:会计之友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会计发展 宋代 文豪 宋朝 文学家 会计核算 公元 王安石 苏轼 理财
-
描述:本文介绍了宋代五位文豪,他们是我国文学家队伍中出类拔萃的代表,他们的会计水平和文采一样,超凡卓越,为后人称颂。
-
宋代教育发达原因探析
-
作者:丁建军 金之易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教育 宋代社会 中国古代 宋朝 教育需求 书院教育 程朱理学 士大夫 活字印刷术 王安石
-
描述:达的宋代教育,大大拓宽了宋代社会的受教育面,不断发展的宋朝教育培养出大批人才,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这对于科技、思想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为话本等通俗文学的流行发展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