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05)
报纸(58)
学位论文(28)
图书(8)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96)
地方文献 (6)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98)
2013(49)
2012(47)
2008(39)
2006(30)
2004(19)
1998(18)
1996(17)
1992(8)
1990(10)
按来源分组
其它(36)
江西社会科学(7)
渭南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学苑教育(1)
小说界(1)
开封日报(1)
青少年书法(1)
京郊日报(1)
中州学刊(1)
俗致与雅极:论柳永与几道的创作风格
作者:刘丽娜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几道     
描述:柳永与几道是北宋词坛上两位相当有影响力的词人,他们词作中所反映反描写的内容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在表现手法上却大相径庭。柳永自觉接受市民文化的熏陶,作品中大量运用俗词、俗语,创作以慢词为主,而
从常用意象看几道词中“情”的遥远与虚幻
作者:吴昀珊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词  意象  书信     
描述:几道的小山词虽取境狭窄,但他在小令中呈现出的至情世界让他在词界占取一席之地。小词多抒发离别与追忆的愁怨,所用意象集中在书信、酒和梦上。这些意象使小词的情体现出一种与现实遥远相隔,不可触碰的虚幻
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校议二
作者:許丹  来源:词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桃花扇  校议  中天  鹧鸪  方位词  山原  花草  误收  自然 
描述:位词,楼心有月,扇底有风,造句妥帖自然,而‘扇影风’则生矣。然小山原作恐亦作‘影’字。胡元任尝得见叔原《乐府补亡集》,曰:‘《雪浪斋日
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校议一
作者:許丹  来源:词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桃花扇  鹧鸪  毛本  校议  钞本  毛晋  杨叶  异同  文字 
描述:系据赵氏星凤阁所藏明钞本),与毛本有‘叶’
几度夕阳红―柳永和殊词的夕阳意象比较
作者:李子诚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词  殊词  夕阳意象  比较 
描述:“夕阳”意象作为饱含文化信息的情感符号,历来为中国文人所偏爱。生活在同一时期的柳永和殊对“夕阳”这个传统意象都情有独钟。但是同一意象入词,在二人的手里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与主观色彩
微探欧阳修、几道词的莲荷意象
作者:何斯婕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莲荷意象  欧阳修  几道  宋词 
描述:势必与北宋社会人文背景、家世、仕途、性格等因素有关。因此,本文联系上述因素,通过分析相关作品,期待以一个新的角度,对两位词人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漫漫革命路 求索六十年——“甬同志从事戏剧活动60年纪
作者:李锋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活动  纪念会  中国戏曲  戏曲研究  中国艺术  文化部  中国歌剧  健康长寿  研究院  《牡丹亭》 
描述:部艺术局、李慧中代表马少波共祝老健康长寿。甬同志的老战友、同事、学生,以及有关单位代表百余人出席了纪念会。纪念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余从同志主持。
王谢子弟天然秀,岂是三家村中人:论几道词之华贵气象兼析其
作者:牟国煜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几道  几道  华贵  华贵  贵公子  贵公子  色彩  色彩  语言  语言  韵味  韵味  孤傲  孤傲  真淳  真淳 
描述:象的发掘和论述。如果将殊词比作牡丹,那么几道词当可比作月季,虽不同于牡丹的雍容大气,其精致鲜妍处却过之,无愧“华贵”二字。同时对于其人的研究,仍然停留在表面的性格,尚未发掘其心态形成原因。事实上
痴情两公子 风华二词人:几道与纳兰性德词之比较
作者:吕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词  诗词  古典诗歌  古典诗歌  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  几道  几道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描述:北宋的几道和清朝纳兰性德是在词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词人,他们都是痴情的公子,在身世、禀赋、才华、性格与人生价值取向上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又均以小令见长,所以在词学研究中也就具有相当大的可比性。本文
朝落暮开空自许 竟无人解知心苦:几道苦情词研究
作者:王慧刚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几道  苦情词  苦情表现  苦情层次  苦情营造  北宋文学 
描述:本文选择几道词做为研究的对象,并把题目定为"几道苦情词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对其词作的分析研究,对这位"古之伤心人"(冯煦语)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章本着"知人论世"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