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北宋制置三司条例司考述
作者:葛金芳 金强  来源: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制置三司条例司  熙丰变法  王安石 
描述:
王安石诗论与文论之异同──兼论北宋中叶文艺思潮的演变
作者:张智华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文艺思潮  北宋中叶  欧阳修  诗歌创作  文论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梅尧臣  诗论  诗歌理论 
描述:王安石诗论与文论之异同──兼论北宋中叶文艺思潮的演变张智华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王安石的文学观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且大多喜欢引用王安石《上人书》中“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
社会政治的呐喊——试析北宋思想家李觏的时事诗
作者:吴智昌 彭为福  来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时事诗  时事诗  社会政治  社会政治 
描述:李觏的时事诗具有强烈的战斗性,是他的社会政治呐喊的重要部分。在他的时事诗里,他关心时政民瘼,为人民疾苦奔走呼号,拥护社会政治改革,鼓吹富国强兵的主张,并以切肤之痛,抨击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端。李觏的时事诗是李觏诗中的精华部分。
北宋道士陈景元的老学思想新探
作者:尹志华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景元  老学  道论  人性  无为 
描述:中、下三等;(4)将“无为”的内涵诠释为“不越性分”。
王安石变法同北宋封建社会各阶级的利害关系-与谷霁光先生商榷
作者:颜中其  来源:吉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地主阶级  市易法  贵族地主  封建社会  封建国家  青苗法  主户  北宋王朝  利害关系 
描述:税法、保甲法、保马法、并营法等等。这些多方面的改革,直接关系到当时封建社会各阶级、
北宋蔡襄的理财思想——兼与王安石理财思想比较
作者:康武刚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节用  节用  富民  富民  富国  富国 
描述:蔡襄和王安石都是北宋中期的政治家,通过这两次政治运动中主要参与者蔡襄的节用思想与王安石的开源主张,蔡襄的富民思想与王安石的富国思想两个方面理财的思想比较,也可以让我们从一个侧面对庆历新政、熙宁新法
曾布与北宋哲宗、徽宗统治时期的政局演变
作者:罗家祥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布  北宋哲宗  徽宗  政局演变 
描述:北宋哲宗"亲政"至徽宗即位初期,是北宋政治生活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关键时段,也是北宋王朝逐步走向衰败、垂危直至覆灭的重要环节之一。前此置身变法派阵营的曾布在其中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其政治活动不
北宋中期的一场儒法大论战——论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斗争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北宋中期  大地主阶级  宋神宗  反变法派  北宋王朝  资治通鉴  儒法  政治斗争 
描述:所执行的路线不同。司
曾布“奸臣论”辨析:立足于北宋中后期党争的考察
作者:熊鸣琴 张其凡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布  曾布  北宋中后期党争  北宋中后期党争  奸臣  奸臣 
描述:至于达到祸国殃民的程度,象他这样的官僚在中国历史上何止千万。在此事实面前,所谓的曾布奸臣论当不攻自破。
北宋道士陈景元生平事迹考述
作者:金建锋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景元  生平事迹  士大夫  道士  博学多识  中国道教  考述  统治阶层  杨杰  重要影响 
描述:北宋道士陈景元,建昌南城(今江西抚州南城县)人,是一位在中国道教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长期担任高层道教职务,深受最高统治者信任,与以士大夫为主体的统治阶层关系密切,同时他博学多识,著述甚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