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妙的戏笔,艺术的卓识——苏轼《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赏析
-
作者:谢桃坊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诗 王安石 艺术 清代学者 古人 七言 杜甫 文字游戏 古典诗歌
-
描述:议论杂以嘲讽,放笔纵意,这是苏诗特点之一,它最能体现苏轼的文学天才与机敏智慧。自南宋以来,苏诗此点备受攻击,但后世诗人却始终望尘莫及。《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是七言组诗,共5首,它历来不为选家们所留意。清代学者纪昀批评它说:"语杂嘲弄,颇有率句,不为杰作。"固然此组诗非苏诗杰作,却不愧为奇妙
-
刘绍本
-
作者:暂无 来源:燕赵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938年12月生于北京,1956年考入南开大学,毕业后到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曾任研究生处处长、党委办公室主任,河北教育学院副院长。主编、参编《现代写作新稿》、《写作教程》、《写作艺术
-
百字消息为绍棠送行
-
作者:凤翔 来源:新闻与写作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北京晚报》 北京作家 中国作家 中年作家 大读者 接电话 陈建功 乡土文学 社会反响
-
描述:为刘绍棠送行的短文是怎么产生的呢?
-
绍棠老师教我写文章
-
作者:王志学 来源:新闻与写作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农业机械化 师教 体验生活 学校 文艺创作 黑板报 林村 写文章 通县
-
描述:我有幸接触刘绍棠先生是在1980年的春天。绍棠先生刚被“解放”不久,家虽搬到北京去了,可每个月都要回到儒林村住上几天体验生活。那时,我正在儒林村的通县农业机械化学校念书。 学校距刘绍棠先生的住处
-
京秋访绍棠
-
作者:毛建平 来源:当代护士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创作 刘绍棠 当代护士 自我保健 长篇小说 南丁格尔 乡土文学 研究会 社会主义文学 山水文化
-
描述:作吗?最近,笔者带着十分崇敬和关注的心情专程拜访了他。
-
请检查一下你的行为苏苏霍姆林斯基在冷遇面前雷蕾刘绍棠与童养
-
作者:暂无 来源:儿童大世界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请检查一下你的行为苏苏霍姆林斯基在冷遇面前雷蕾刘绍棠与童养
-
刘刘绍基
-
作者:韩明阳 来源:航空史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抗美援朝 刘绍基 空军 第8师24团1大队 中国
-
描述:刘刘绍基
-
千古绝调话《圆驾》:谈《牡丹亭·圆驾》的艺术特色
-
作者:陈文珍 来源: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团圆 大团圆 情与理 情与理 荒诞 荒诞
-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圆驾》写了杜丽娘、柳梦梅的团圆 ,但这是不了了之的团圆、荒诞的团圆 ,其独特结局的形成 ,与明代中期开始的审美情趣的发展有关 ,也反映了汤显祖创作思想的矛盾。本文对深入研究汤显祖的创作思想 ,有一定的意义
-
千古绝调话《圆驾》--谈《牡丹亭圆驾》的艺术特色
-
作者:陈文珍 来源:三明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团圆 情与理 荒诞
-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圆驾>写了杜丽娘、柳梦梅的团圆,但这是不了了之的团圆、荒诞的团圆,其独特结局的形成,与明代中期开始的审美情趣的发展有关,也反映了汤显祖创作思想的矛盾.本文对深入研究汤显祖的创作思想,有一定的意义.
-
美哉 一个伟大的中国梦想:简评大型舞剧《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
作者:陶琳 来源:军营文化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看到了舞蹈艺术的魅力,感受了经典作品的永恒。舞剧《牡丹亭》在传承经典和追求创新上,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其表现出的大喜大悲、大雅大俗的艺术特色,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