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宋代台阁体的繁衍看文学体派的形成机制
作者:祝尚书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阁体  西昆派  杨亿  晏殊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描述:又不断地变异创新,从而保持了文学继承的多样性和持续性,是宋代文学体派林立的形成机制,也是推动文学发展和繁荣的强大动力,总体来说是积极的,应当给予肯定。
由《盗梦空间》说起:比较中西“叙梦文学”的叙事差异
作者:吕学琴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诺兰  叙梦  差异性 
描述:义,使得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曾燠与乾隆五十八年扬州文学述略
作者:高政锐 韩波 刘玲  来源:大庆社会科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燠  扬州文学  乾隆五十八年 
描述:乾隆五十八年是扬州文学的转折点。两淮盐运使曾燠的到来,为扬州文学的复兴提供了契机。九峰园秋禊的举行,《邗上题襟集》的刊刻,以及题襟馆的建立,是扬州文学兴起的标志。
清代李宗瀚文学、书法及其收藏(下)
作者:黄阳兴  来源:中华书画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翁方纲  嘉道年间  李氏  碑帖  书法家  文人士大夫  法式善  收藏家  虞世南  拓本 
描述:当时文艺界大多数的名流,如翁方纲、法式善、曾燠、秦瀛、英和、斌良、陈用光、欧阳辂、潘世恩、郭尚先、朱桓、吴嵩梁、顾莼、叶绍本、朱方增、阮元、陶澍、张维屏、朱鹤年、顾皋、彭邦畴、邓显鹤等乾嘉至嘉道年间著名的文人雅士,且多与其有诗歌唱酬或书画交流。李宗瀚与文人
以科研促教学:元明清文学教学和改革刍议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清文学  文学史  红楼梦  科研促教学  汤显祖  作品思想内容  戏剧  清代小说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 
描述:不教,授学生以治学的方法元明清文学是一个十分宽广的领域,要了解它,是很不容易的。但由于教学的需要,又不得不思考有关的问
文学巨匠诞生的历史必然:评邹自振《汤显祖及其“四梦”》
作者:许怀林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家  自振  历史    明代晚期  徐光启  科学家 
描述: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临川县,我国明代晚期杰出的戏曲家、文学家,与同时代的徐光启、宋应星两位伟大的科学家相互辉映,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论《邗上题襟集》对清代中叶扬州文学的影响
作者:高政锐  来源: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邗上题襟集》  曾燠  扬州文学 
描述: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两曾为情还魂的旷世杰作-汤显祖《牡丹亭》与格鲁克《奥菲欧与
作者:池洁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格鲁克  《奥菲欧与尤丽狄茜》  戏曲  歌剧  文学  音乐  比较研究  主题思想  情节 
描述:尤丽狄茜》作一番比较研究,从作品产生的时代及主题思想,戏剧情节,艺术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等三方面作出比较分析,进而指出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共通之处与不同特点,藉此为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
语便而无他——谈古代骈列名称序
作者:邓彦如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洞宗  佛教文化旅游  名称  古代  词涵义  云岩  仄声  前不久  平声字  佛学 
描述:思,传希迁,希迁传药山,药山传云岩,云岩传良价禅
与造物的感通:读赏苏轼《游金山寺》
作者:张晶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金山  审美感受  江南江北  纪游诗  思乡曲  长江源  深黑  鱼尾  绝顶 
描述: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这是一首纪游诗,又不仅是一首纪游诗;这是一首思乡曲,又不仅是一首思乡曲。读着这篇名作,可以产生更多的审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