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学苑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历史 中国 北宋
-
描述: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
试论苏轼词的时空意境
-
作者:庄艳梅 来源:教学与管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时空意境 苏轼词 风流人物 时空距离 空间 王安石 翰林学士 苏词 人生 宋仁宗
-
描述:一、苏轼其人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
-
苏轼与章惇交游考
-
作者:徐麗 来源:蜀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湖州 汝州 黄州 神宗 交往 雷州 宋史 人格魅力 光轨
-
描述:心来对待天下所有的
-
湖北讨论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等问题
-
作者:苏中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湖北讨论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等问题
最近,湖北省语言文学学会举行了关于苏轼思想的讨论会。会上主要讨论了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原因等问题。
大家一致认为苏轼在变法问题上的态度是保守落后的,但对苏轼
-
王安石三难苏轼单联试对
-
作者:暂无 来源:榆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振权
相传北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年轻时才高学博,应对自如,远近闻名。王安石对他的才学十分钦佩,但对其恃才傲物深感忧虑,于是出了三比单联难他,想以此来感化他。东坡看单联后,反复思忖,竟然连一比
-
从王安石和苏轼的争执谈起-谈谈矛盾的特殊性
-
作者:牟心海 来源:理论与实践(沈阳)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从王安石和苏轼的争执谈起-谈谈矛盾的特殊性
-
富国与裕民之争:王安石与苏轼的政治理念考论
-
作者:何晓苇 来源:求索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与王安石 裕民与胜民 宋史研究
-
描述:。苏轼认为,王安石变法"急於有功而贪富强",有病民、贫民之弊,乃至败坏天下之风俗。裕民作为苏轼政治理念的核心价值,贯串于熙宁前后苏轼的诸多思想言论和政治主张当中。裕民之道与富国之法也成为王安石变法
-
王安石这个人
-
作者:快乐大叔 来源:党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个人 个人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悲剧 悲剧
-
描述:在中国历史上,王安石是一个特别的人物,变法者在中国历史上多半以悲剧收场,相比之下,王安石倒是基本做到了善始善终。
-
宋“以才学为诗”第一人:略论荆公诗之用典
-
作者:张福勋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典故 手法
-
描述:苏、黄、陈三家是宋以才学为诗的代表人物。而在此前,则有王安石为他们树立了榜样,尊定了基础。荆公诗之用典,不外袭意与袭辞二端。其手法,或直用,或化用;或显用,或隐用;或概用,或摘用;或正用,或反
-
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司马光政治哲学研究
-
作者:尹佳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司马光 政治哲学 儒家 《资治通鉴》 王安石
-
描述:,在熙宁以前就已经形成了对旧体制进行改革的想法。但他不赞成激烈的变法,而是主张渐进式的因革损益,在肯定宋初体制的前提下进行除弊的工作。司马光与王安石的政治分歧,不是两条根本路线之间的对立,而是儒家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