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读书三到法
作者:周广玲  来源:新湘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  朱熹  宋人  熟读  有功  学习  运用  陆九渊  涵泳  宋朝 
描述:宋人朱熹读书有"三到法":"要口到、眼到、心到。"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他还说过:"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这些书法,都是非常好的,是我们在读书
别再犯古人的“自负病”
作者:李付春  来源:秘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布政使  至圣先师  孔子  交往  阮元  老聃  音乐  周礼  清朝  学习 
描述: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跟知书达理的人交往。孔子,本是至圣先师,拥有弟子三千,却为人谦和。孔子曾师从谈弘、师襄、老聃等人,向他们学习音乐及周礼,留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千古名言。但有些人,自以为官
精心设“导”,引人“入”胜
作者:潘早晨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导入新课  教学效果  导入法  语文教学  学习  精心设计  课文导入  教学实践  王安石  孔乙己 
描述:在语文教学中,导入新课极为重要。教师如能用三五分钟的时间精心设计导入语,吸引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美好情境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他们尽快地接受新的知识。我从教初中语文十余年,非常注重导入
《伤仲永》教学实录及点评
作者:程翔 李天英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学生参与  同学  文言文  教学方式  学习  老师  解决问题  普通人  注释 
描述:。 (生继续看。) (师板书,在第一个台阶下面写“第一遍”,上面写“不懂”,在第二个台阶下写“第二遍”。) (10分钟以后生全看完。) 师:看了第二遍之后,感觉到基本上看明白是怎么回事,能够两三句话把
“为学应是一片欢喜境界”
作者:柳延延  来源:杂文选刊(下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境界  高等教育  电视节目  教育问题  择校  普林斯顿  学习  兴趣  中国  接受 
描述:粗制滥造,在对这一现象的表现上却直面了现实。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业无可厚非,可孩子不是机器,而是需要加倍呵护的小人儿。“加倍呵护”也主要不是好吃好穿,汽车接送。我曾到过一篇文章,说的是清儒陈澧在《东塾
品出古诗的意境
作者:高云霞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  王安石变法  诗语言  社会背景  梅花  准确理解  障碍  学习  精练  思想感情 
描述:境,必须准确理解词句的含义。古诗的意境,往往是由表现力强的词语构设的。因此抓住这类词语,分析、理解其所蕴涵的意义,就能进入诗的意境,打开诗人情感的大门。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为人所称道
数学知识不只是习得的,还应是探究而来的
作者:严玉秋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画圆  圆规  学生  习得  探究  基本技能  数学知识  再创造  基本知识  学习 
描述:。会画圆的请举手!(学生热情地高举起手来,跃跃欲试)画圆一般得用圆规,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请大家用圆规画一个
班主任应是生命教育的领航者:走向释放个体焦虑的生命教育
作者:朱曼雯  来源:吉林教育(高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教育  班主任  焦虑  个体  当代中学生  矛盾冲突  学习  中这 
描述:当代中学生除了要面对学习的重压,还必须面对身心生长高峰带来的种种矛盾冲突,因此常常会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作为班主任,正确引导孩子走出人生中这一艰难而困惑的时期责无旁贷。
古诗为何集体预习
作者:韩兴娥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导学生  古诗  王安石  学习  电子版  录音机  教研室  效率  韩愈  苏轼 
描述:这个星期学习区教研室发的是电子版的20首古诗。三节学习古诗的课,因为种种原因,我和学生都没有做好准备。上第一节课时,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打印出来,我也担心自己读得不够熟练而让提前背过的宋佳怡上台领读
“富养”儿子:望子成龙的父亲成了硕士儿子的提款机
作者:墨非  来源:妇女生活(现代家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  望子成龙  研究生  父亲  硕士  笔记本电脑  生意  学习  妻子  父子关系 
描述:给钱让儿子花。最终,儿子虽然学业有成,上了研究生,却变得花钱无度,嫌贫爱富,完全把父亲当成了提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