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刘绍棠的《榆钱饭》中的对比写法
-
作者:甘诗祝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比手法 刘绍棠 写法 语文课本 初级中学 第一册 文章 课文
-
描述: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一册选入了刘绍棠的《榆钱饭》,这篇课文用吃榆钱饭作线索贯穿全文,其显著特色是对比手法的运用,文章开篇就这样写道:我自幼常吃榆钱饭,现在却很难得了。独立成段,接下来进行对比叙述
-
胡耀邦与刘绍棠“不请不来、请也不来”的一次谈话
-
作者:李永军 来源:党史博采·纪实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胡耀邦 毛泽东文艺思想 文艺界 乡土文学 中国作家 文学创作 专业创作 作品 二十年
-
描述:刘绍棠是我国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他的文学创作起步很早,13岁时便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1951年,刚
-
肖洛霍夫的写景对刘绍棠的影响研究
-
作者:刘冬梅 来源: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景物意象 功能 表情内涵 写景技巧
-
描述:本文主要从景物意象的写人或叙事功能、景物整体意象的表情内涵、景物描写技巧三个方面探讨了肖洛霍夫的写景对刘绍棠的影响。景物意象对表达人物心情,突出作品主题或显示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起着重要作用。刘绍棠
-
淳朴本真的年:对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一文的赏析
-
作者:王姣 来源: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地方特色 本真 花生 腊月 乡土题材 初一 文化内涵 中国气派 瓜子
-
描述:【精彩段落】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tǒng)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
-
怀念绍棠:一位编辑写于一位作家的纪念日
-
作者:徐兆淮 来源:太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中年作家 新时期文学 乡土文学创作 编辑部 大运河 当代文学史 文学编辑 钟山 右派
-
描述: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不觉间竟干了三十年的文学编辑工作。期间联络、结识的来自全国老中青作家可谓多矣。而那时的通讯工具甚为简陋,除了书信来往,就连家庭电话也是稀罕之物,何谈手机、电脑等现代通讯、办公用具?从编辑岗位退休多年,年过七旬之后,闲暇里整理旧日书报杂志,忽而发现来自全国老中青作
-
北方春节的美丽画卷: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赏析
-
作者:仲富兰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本命年的回想》 初中 语文 阅读鉴赏
-
描述:都将“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力透纸背地镌刻在他的作品中。[第一段]
-
从《蒲柳人家》看刘绍棠小说的艺术追求
-
作者:陈宝生 来源:邢台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蒲柳人家》 刘绍棠 人物形象 小说艺术 小说创作 结构方式 语言
-
描述:从《蒲柳人家》看刘绍棠小说的艺术追求
-
神童作家纪实·中篇征文 我的胞兄刘绍棠
-
作者:刘绍振 来源:章回小说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神童作家纪实·中篇征文 我的胞兄刘绍棠
-
史上风景 名家系列之二 忆刘绍棠
-
作者:毕汝谐 来源:新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我迫不及待地道:“太棒了!明天就带我去见他!” 刘绍棠家住在府右街附近的一条偏巷里,距中南海很近。翌日,我和赵姓姑娘进去时,他们一家正在用晚餐。绍棠先生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白净,微胖
-
掌故新知之四刘绍棠的巧比妙喻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就是存在着的;存在着的,就应当给以表现,就可以写。”念完以后,刘绍棠问这条子是谁写的?台下站起一位女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