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生姜
作者:文鸽  来源:保健医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姜  王安石  考证  宋代  杀菌  药用  发汗  周代  解毒  寒邪 
描述:生姜原产我国,上古便有种食生姜的记载。它之所以得此名,据宋代王安石考证,是因为它"疆御百邪,故谓之姜"。生姜有较强的药用和杀菌解毒、发汗、止呕、驱散寒邪的功效。周代以来,就为医家
“开门七件事”都是什么事
作者:由来  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武官  唐代  祭祀  宋代  唐伯虎  周礼  治国  朝觐  元代  条目 
描述:古人很有趣,不知道为什么喜欢把事情定为七件事,比如《周礼》规定治国有七件事:祭祀、朝觐、会同、宾客、军旅、田役、丧荒。唐代的武官要随身佩戴七样东西,也称作七件事:佩刀、刀子、砺
略论王安石教胄思想
作者:方国兴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家  政治家  教育家  北宋  官学  思想家  略论  宋代  产生 
描述:王安石(1021-1086)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推行教育改革,发展官学,使宋代教育为之一振,为我国古代教育史写了光辉的篇章,对于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
借游言志 各辟蹊径:《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对读
作者:王茂恒  来源:写作:高级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石钟山记》  山水游记  王安石  苏轼  宋代  说理文  风格特色 
描述:借游言志 各辟蹊径:《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对读
《中国反腐败史话》丛书连载之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作者:李小红  来源:民主与法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反腐败  连载  丛书  史话  中国  先天  宋代  后天  王安石变法 
描述:一段]
赶考巧对
作者:暂无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赶考  员外  管家  上联  门楼  打招呼  宋代  传说  对联 
描述:传说,宋代王安石赴京赶考,住在舅舅家里。有一天,在街上看见一家门楼上挂着一只走马灯,上面写着一个上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不由脱口而出:好对,好对。马员外是这家门楼的主人,他的一个管
“曈曈日”不作“幢幢日”
作者:余培英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春联  记忆  宋代  广州  桃符  引诗  爆竹  风送  日报 
描述:《广州日报》2008年2月19日C20版《关于春联的记忆》一文说: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这里把曈曈日误作幢幢日,诗句就变得不可索解了。
春联探源
作者:暂无 来源:优秀作文选评(小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联  桃符  明太祖  木板  朱元璋  探源  宋代  明代  王安石  后汉书 
描述: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纸阁里的幽趣
作者:孟晖  来源: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知识分子  宋人  宋代  火炉  陆游  欧阳修  范成大  司马光  虚无 
描述:朴素的纸阁里,炉香静芬,烛影摇红,几位知己辩论着知识分子们的永恒话题——存在与虚无的问题。夜深了,用新调的杏酪作宵夜,并且当场在火炉上煮化雪水,以便施展点茶的功夫。雪夜静寂,不知何人踏雪从墙外走过……
第二届长篇历史小说奖综述
作者:吴功正  来源:草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  姚雪垠  小说艺术  三国演义  辛弃疾  获奖作品  宋代  历史学家  王安石  蒙古族 
描述:一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是根据已故著名作家姚雪垠的生前夙愿,由亲属捐出姚雪垠的稿酬,经中国作家协会党组研究决定,在中华文学基金会下设立,旨在鼓励和推动中国长篇历史小说创作的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