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略论章惇
作者:李济民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变法  王安石  北宋中期  吕惠卿  评价  宋史  苏轼  锐意改革  富国强兵  略论 
描述:级矛盾日趋激烈的局面。年轻有为的宋神宗即位,锐意改革弊政以图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从而他大胆
崔白艺术简论
作者:徐建融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花鸟画  黄体  中得心源  院体  艺术成就  苏轼  画法  徐熙  王安石  写生 
描述:体趋亦趋,既不去深入生活、又不敢自出胸臆的画风,陈陈相因,墨守旧规,一种“世俗之气”,令人望而生
高中语文能力训练系列之九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中通  描写手法  晏几道  通感  中国诗  阅读  语文能力  李渔  训练系列  苏轼 
描述:~~
谢薖《竹友词》初探
作者:江凤贤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人  江西诗派  苏轼  中秋词  作品  咏物词  咏梅词  木兰花  梅花  似花 
描述:谢(艹过),江西临川人,与谢逸同为北宋后期江西诗派著名诗人。《宋史》无传,因此,我们对他的身世知之甚少。清人赵之谦主编的《江西通志》对谢(艹过)有过粗略的介绍:“字幼槃,逸(谢逸)弟,自号竹友。尝为漕司首荐,省闱报罢,以琴弈诗酒自娱,诗文不亚其兄,时称‘二谢’。”
赏古诗典故析深邃哲理
作者:牛致远  来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达·芬奇  欧阳修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典故  间接经验  王清任  古诗  饮食口味 
描述:赏古诗典故析深邃哲理牛致远●拈来古诗话哲理1.“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琴诗》)苏轼的这首诗用比喻的艺术手法,形象地阐述了以下哲理:()诗人围绕
合浦东坡亭记
作者:李国文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东坡  合浦  欧阳修  苏轼  文人  海南岛  宋神宗  作家  《萍洲可谈》 
描述:合浦东坡亭记李国文近日,与友人游广西新兴城市北海,到所属合浦参观。那是个很古老的县城,以出产南珠闻名于世,有"合浦珠还"的传说。但更吸引我的,却是在廉州中学校园里的"东坡亭"。那是这位大文豪于宋绍圣四年(1097)谪放海南岛三年后,元符三年(1100...
豪放词成因新探
作者:崔际银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豪放词风  婉约词  苏轼  辛弃疾  成因  创作  南宋前期  王安石变法  词人派  词作风格 
描述:此后,豪放与婉约便成为评价词作风格、判定词人派系,阐释词史源流的重要标准。大致说来,婉约词题材较窄,格调婉丽,注重音律,多写相思离别,善用含蓄蕴藉的手法表现缠绵细腻之情。豪放词则以题材广泛、内容厚重
宋代散文理论的一个高峰:“三苏”浅论之一
作者:余辛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古文运动  散文理论  苏轼  散文创作  三苏  王安石  宋代散文  作家  韩愈 
描述:窥探作为苏氏家学重要内容之一的苏氏文论的间架及其在宋代文论中的地位。
略谈林语堂《苏东坡传》的得失
作者:王瑞明 夏露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台湾学者  历史人物  史料  林语堂  苏东坡  青苗法  历史事实  苏轼  文集 
描述:料的取舍、鉴别上都提出了值得重视的意见。新加坡学者邱新民也在其著作《苏东坡》一书序言中,对林著有所针砭。然而我们认为这些评议似乎都没有真正切中林著之弊,仅
唐、宋散文演化及风格之异同
作者:孙连琦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散文创作  柳宗元  古文运动  文风  苏轼  文学理论  王安石  陈子昂  宋代 
描述:括,说明其发展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化:唐初文章受六朝浮艳的骈俪文风的影响,多重形式而略内容,进入开元以后,由于陈子昂等人的提倡复古,文风始有转变,然尚未根本解决问题;及至贞元元和时,在韩愈、柳宗元等人呼吁倡导下,从理论到实践都贯彻了“文以载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