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开在闺阁中的牡丹:论明清女性对《牡丹亭》的接受
-
作者:赵雅琴 来源:考试(教研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是晚明传奇中的一朵奇葩,它的诞生,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牡丹亭》一问世,轰动了当时的文坛。沈德符说它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张琦说它上薄《风》、《骚》,下夺屈、宋,可与《西厢》交胜
-
做官没意思 回家写故事 ——汤显祖在《牡丹亭》里的另类寄托
-
作者:暂无 来源:彭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中国的戏剧,是指凡是在舞台上演出的故事,比如话剧、歌剧、芭蕾还有戏曲。
戏曲是专指有中国特点的载歌载舞的演出形式,包括京剧还有各种地方戏。中国的戏曲出现的比较晚,是到宋朝。但在这之前,作为起源,上古的时候就有了舞蹈。大部分学者认为,中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戏曲形态叫南戏。南戏主
-
互文性与翻译:从互文性视角评析《牡丹亭》两个英译本
-
作者:李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性 互文性 翻译 翻译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置身于翻译实践中,结合《牡丹亭》的两个译本(汪榕培译和Cyril Brich译)及《牡丹亭》原文本自身特点,借用Norman Fairclough的“显性互文性”及“成构互文性”两大分类,从引用、戏拟
-
中日版《牡丹亭》精彩亮相-日本“杜丽娘”技惊四座
-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李婷 摄影 郑红)昨天下午,苏州昆剧院小剧场内乐声悠扬,经过10天的认真排练,中日版《牡丹亭》首次彩排亮相。扮演杜丽娘的日本国宝级歌舞伎艺人坂东玉三郎技惊四座,获得满场掌声。 “坂东
-
这个杜丽娘不寻常:22年促成中日版《牡丹亭》今日北京上演
-
作者:暂无 来源:竞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22年前因为一场在日本演出的昆曲,于是有了如今中日两国艺术家合作的唯美昆曲《牡丹亭》。今年3月中旬,中日版《牡丹亭》在日本京都南座剧场公演20场,场场爆满。平均每场谢幕次数多达4次,掌声可以延续
-
《牡丹亭》剧组昨参观汤馆捐赠一批珍贵演出资料
-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
晚报讯昨日上午,正在我市演出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的苏州昆剧院剧组一行70多人,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来到汤显祖纪念馆游览参观,并向汤显祖纪念馆捐赠
-
《牡丹亭》里杜丽娘画了半天拿出来的怎么还是一幅白绢?
-
作者:暂无 来源:钱江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浙江昆剧团这段时间上演的《牡丹亭》,分上下两本,安排了两个晚上在胜利剧院演出。戏精致华美,演员唱得动情演得传神,所以观众格外入戏,这一凝神,读者就有了疑问:
昨天,读者程惠来电询问,前段时间浙江
-
舞剧《牡丹亭》进京 杜丽娘吊威亚“灵魂出窍”
-
作者:暂无 来源:黔东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7月8日下午,由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和北京大都阳光艺术团合作创演的大型舞剧《牡丹亭》进京首演发布会在中国剧院隆重举行。这部军人版的《牡丹亭》汇聚了央视春晚一等奖舞蹈《小城雨巷》和“荷花奖”金奖
-
越剧《牡丹亭》千灯“还魂” 岳美缇华文漪指导 “静安”组合
-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新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华文漪(左一)、岳美缇(右一)与两位越剧主演金静(前)和王君安
戏剧大师汤显祖的《牡丹亭》,代表着中国古典戏曲最高艺术成就。昨日,由CCTV新影制作中心、昆山千灯镇政府联合出品,上海静安越剧团
-
舞剧《牡丹亭》妙曼“登”沪“轻舞飞扬”诠释经典爱情
-
作者:暂无 来源:新乡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据新华社上海10月19日专电(记者 任沁沁 孙丽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一笔一画,当薄如轻纱的幕布再现这段缠绵千古的爱情经典时,上海大剧院掌声雷动。 18日晚的上海大剧院舞台,时而是婉约的江南水乡,时而成明媚的人间天堂,时而变神秘的阴曹地府;不断更迭的灯光,梦幻般的水墨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