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访谈
-
作者:暂无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中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 情趣
-
描述:王安石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照理说应该特别富有文人情趣。事实上,虽然他也很有“闲情逸致”,但他的“闲情轶事”却常常让人大跌眼镜
-
儒·林·村·人——绍棠先生
-
作者:薛遒 来源:绿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乡土文学 鲁迅 作品 作家 人民性 雷锋精神 文章 劳动人民 社会主义精神
-
描述:著名作家刘绍棠仙逝,《绿叶》杂志编辑部全体同仁,追忆起作家对《绿叶》的支持和关怀,无不为之哀痛。今天,我们特意选发此篇纪念绍棠同志的文章,以表怀念之情。
-
《绍棠随笔:四类手记》后记
-
作者:刘绍棠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支队长 香港回归祖国 随笔 日本鬼子 蒋介石 大学生 游击队 民主政府 乡土文学 刘绍棠
-
描述:这是今年三月十二日逝世的中国作家协会和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刘绍棠同志《绍棠随笔:四类手记》的《后记》。我们在此发表,一则本文反映了作者对祖国香港的殷切盼归之情,同时也借以表达我们对这位著名乡土文学
-
蓑烟雨任平生:回忆绍棠老师
-
作者:祝勇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师 刘绍棠 八十年代 心脏 写作 鲁迅 相约 电话 长篇小说 作家
-
描述:,一整天,坐卧不宁,心脏如同失血了一般,隐隐地痛着。上个
-
逢五排十祭绍棠
-
作者:段燕勤 来源:北京纪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红帽子 英年早逝 北京市 作家 地方特色 文艺思想 贾宝玉 张志民 工作人员
-
描述:我们中华民族很早以前就有逢五排十祭奠故人的风俗。1997年3月12日,刘绍棠病逝,时年61岁,英年早逝令人不胜惋惜。
-
野诗情趣录
-
作者:杨光治 来源:天涯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社会生活 野史 江南 性格 古代诗歌 读者 苏门 无名 文学遗产
-
描述:“野诗”,指不能登“大雅之堂”,未收进各种全集、选本之中,而散存于野史、笔记或流传于民间口头的古代诗歌。这是一笔可贵的文学遗产。这些诗有的出自名家之手,有的发自无名人士的心坎.比较真实、生动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而且大多数采用俚语来写。充满谐趣,读起来特别隽永有味。笔者对野诗搜集久矣,曾
-
赏花读诗情趣浓
-
作者:林夕 来源:甘肃林业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卜算子·咏梅》 《梅花》 杨万里 代表性的花 宋代文学 毛泽东 欧阳修 蜡梅花 王安石 孔尚任
-
描述:赏花读诗情趣浓
-
论《牡丹亭》的创作思想:兼谈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
-
作者:张贤蓉 来源:赣南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综合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论《牡丹亭》的创作思想:兼谈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
-
《寻梦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创作谈
-
作者:王妍佳 余笑忠 来源:电视时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白先勇 白先勇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寻梦 寻梦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艺术 昆曲艺术 文艺作品 文艺作品 戏曲文化 戏曲文化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深层思考 深层思考
-
描述:;牡丹亭>》,以此为契机,多角度地解读了这一文化现象。这一节目以《牡丹亭》优美的唱腔贯穿其间,却不只是停留在对该剧的一般赏析上,而是用戏曲、用事实来说话,以众人的现身说法,表述对传统文化、高雅艺术的深层思考:如何让中国古老的戏曲文化再次焕发青春活力?
-
试谈画家李公麟的生平及其创作
-
作者:周芜 来源:安徽史学通讯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公麟 创作思想 作品 美术史 舒州 生平 苏东坡 西园雅集 王安石 白描
-
描述:早在元丰元年就在龙眠山买过山田,以基以堂,后来他也就一直隐居在龙眠山,以绘画终其余年.第二、宋时舒州,今属潛山县,由此可见,当时的舒州,绝非现在的舒城,它应该是管理舒、桐、潛三县的州治.龙眠山是属于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