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藤花亭曲话》摭
作者:齐森华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剧作家  戏曲批评  戏曲史  艺术成就  汤显祖  长生殿  艺术风格  作品  藤花亭曲话  雷同化 
描述:们研究与珍视的。
司马光出知永兴军
作者:宋衍申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资治通鉴  御史台  熙宁  都总管  安抚使  神宗  翰林学士  陕西 
描述:平军,即包括今陕西
小学历史教材难点处理例
作者:戴国胄  来源:湖北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教材难点  小学历史  北宋中期  小学生  大地主  大商人  历史教材  财政收入  教学要求 
描述:王安右在北宋中期实行变法,他是北宋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就可以了。至于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变法内容以及作用、难度较大,尤其是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对小学生来说更难理解。但是学生提出了疑难问题,教师必需进行解答,于是我引导学生读课本里这样一段话:“为了缓和大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政府财政收入的困难……”,这两个“为了”正是皇帝支持变法的原因,也就是说这个变法维护了整个地主阶级的利益、
李灏深圳面临新挑战
作者:暂无 来源:集团经济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挑战  深圳  优惠政策  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发展速度  开放政策  市委书记  记者  接受  压力 
描述:深圳市委书记李灏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深圳现在面临四种新挑战:一是开放政策的挑战。各地政策步伐加快,竟相出台优惠政策,对深圳形成一定的压力。二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挑战。三是经济发展速度的挑战。去年以来,深圳的发展速度已开始显露出落后
爱魂与情鬼──《死后》与《牡丹亭》比较
作者:赵秋长 赵建国  来源:世界文化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魔幻现实主义  汤显祖  屠格涅夫  意识流小说  柳梦梅  爱情  凯莱  封建礼教 
描述:爱魂与情鬼──《死后》与《牡丹亭》比较赵秋长,赵建国1598年汤显祖在他的传奇《牡丹亭》的作者题词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
宋代的“文以致用”观与应用文写作
作者:贺临远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以致用  应用文体  欧阳修  王安石  社会作用  文学性  文章观  应用性  致用观  政治生活 
描述:才形成了将文章与“百事”相联系的文以致用观。
刘绍棠他的田园牧歌
作者:高进贤  来源:语文园地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刘绍棠他的田园牧歌
别一样的情怀(王英琦散文创作)
作者:赵志英  来源: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英琦  散文创作  美学风貌  女性作家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女作家  新时期  男性作家  创作经历 
描述:琦的创作真实而细致地展现了女性心灵的历程。此外,从女性文学的特色“情”胜于“理”出发,详细论述了真诚乃是她文章魅力之源泉。最后文章比较了其他几位女散文家的创作,从而揭示了王英琦散文独特的艺术感觉及美学风貌。
传统与现代的跨越──朱秀坤的花鸟画
作者:崔基旭  来源:美术之友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工笔花鸟画  工笔画  写意画  现代艺术  形式因素  俄狄浦斯情结  传统工笔  形式美  王安石  中国传统文化 
描述:传统与现代的跨越──朱秀坤的花鸟画崔基旭当今画坛,缅于传统者,以其学有师承而沾沾自喜;崇尚现代艺术者,又因其新而标异立帜,传统与现代似乎成了难以相融的两个独立范畴。事实上,任何一个成功的艺术家都要
文章语言的两种修饰技法
作者:唐跃宁  来源:贵阳金筑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章语言  俗语  朱熹  文字  知识分子  修辞效果  词语  邓小平  重要作用  王安石 
描述:什么是“修饰”,宋代朱熹解释曰:“修饰,谓增损之”。亦即缺少的,则加以增添,多余的,则加以剪除,使文章更加漂亮,即为“修饰”。俗语说得好:“人是桩桩,全靠梳妆”。一个人若按自身的情况作一定的“增损”,修饰一下,定然会比原来更完美,更漂亮。本文所介绍的“修饰”,主要是指对文章语言的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