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胡应麟的王维诗歌批评
作者:刘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胡应麟  《诗薮》  《诗薮》  王维诗歌  王维诗歌  前后七子  前后七子  王世贞  王世贞  末五子  末五子 
描述:审美理论,以及“集大成”的明代诗歌发展方向。王维作为盛唐成就颇高的大诗人,胡应麟在《诗薮》中对王维诗歌展开了详尽的论述。在前代各家王维诗歌批评的基础上,胡应麟对七子内部王维诗歌的接受与明代中后期渐渐
明诗话中的汉魏晋诗歌批评
作者:吴文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诗话  汉魏晋诗歌批评  王世贞  胡应麟  许学夷 
描述:多角度、递进性的发展,这与明代的社会状况及明人追求情志慷慨、气格浑论的创作精神有关。本文以诗歌发展的历史演进为线索,选取明代针对汉魏晋不同时期的诗歌现象和诗人成就进行概括性的分析,力求通过对诗歌史
试论王安石晚年奉禅及其对他诗歌的影响
作者:万伟成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试论王安石晚年奉禅及其对他诗歌的影响
胡应麟诗歌理论探微
作者:杨灿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胡应麟  诗薮  诗薮  诗史观  诗史观  审美理想  审美理想  审美范畴  审美范畴 
描述:的普遍特点不同,《诗薮》线索明晰,逻辑性强。全书分为内编、外编、杂编、续编四部分,主要观点多存于内外两编之中。内、外编分别从体裁和时代的角度对古代诗歌进行了分析,提出重要的“体以代变,格以代降”的诗史观。胡应
饶节生平及诗歌艺术探究
作者:王应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饶节  饶节  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  弃儒入释  弃儒入释  诗僧  诗僧 
描述:和目标。第二章主要详细介绍饶节生平、交游情况,力求对饶节成长、生活的环境背景以及其出家缘由做出比较清晰的描述和解释。第三章则主要分析饶节诗歌的艺术特征,从他与江西诗派诸人以及与诸禅僧的交游,分析这两者
诗歌应是昼与夜婚姻的孩子”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早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诗歌应是昼与夜婚姻的孩子”
徐芳:面对城市,让诗歌飞翔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徐芳:面对城市,让诗歌飞翔
杨炳麟诗歌作品入选《大学语文》
作者:暂无 来源:大河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杨炳麟诗歌作品入选《大学语文》
诗歌 住在乡下的母亲 □张铭功
作者:暂无 来源:金昌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诗歌 住在乡下的母亲 □张铭功
《周易》和中国诗歌的内在机制(续)
作者:潘世秀 王志明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易》  中国诗歌  内在机制  二重体  意境创造  《易》  《文心雕龙》  文学创作  古代文论  魏晋南北朝 
描述:提出;“意境说是在漫长的文学创作与文论研究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孕育于魏晋南北朝,《文赋》为其理论渊源,《文心雕龙》与钟嵘《诗品》开了先河;形成于唐;广泛运用并发展于清;至今沿用不衰,文艺评论的实践中已经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这一论点在《大会简报》作了详尽的具名报导,又以大会共识写进了大会报导,公开发表。1983年,笔者又在广州珠岛宾馆举行的第三次全国古代文论学术讨论会上就此课题作大会发言;自1981年起,在一些影响较大的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有关的系列研究论文,有的论文已被列入文献题录。上述报告和论文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多次被引用。笔者对《周易》的研究正是从对意境学说研究所引发的。在追本溯源,前顾后瞻中发现,意境创造同《周易》的内在